今年年初,13個區分區規劃和亦莊新城規劃草案陸續進行了網絡公告和現場公告,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不少市民都十分關注分區規劃的編制進展。
就在今天(26日),記者從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獲悉,經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見修改完善,并經市委、市政府審議通過,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大興、順義、昌平、房山、門頭溝、平谷、懷柔、密云、延慶共13個區的分區規劃(國土空間規劃)及亦莊新城規劃(國土空間規劃)近期已經市政府正式批復!
這是全面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取得的又一階段性重要成果。
為什么這么說?先從分區規劃的內容說起。
由市級層面統籌、各區委區政府為主體,北京市組織編制了各區分區規劃。目的就是將總體規劃確定的各區功能定位、發展目標、空間布局等戰略引領要求,用地減量、規模管控等全域管控底線約束要求,統籌三生空間、城市公共服務設施等資源配置和基礎支撐保障要求,文化傳承、城市特色等城市設計要求等內容分解到各區,以確保總體規劃的嚴格落實。
“分區規劃作為區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將成為各區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中,分區規劃處于承上啟下的關鍵位置,對上需要傳導總體規劃確定的目標、指標和任務,對下為控制性詳細規劃、鄉鎮域規劃、村莊規劃等下層次規劃提供指導和編制依據;橫向上與各專項規劃有效銜接,縱向上與規劃實施和社會治理有效貫通,全面提升規劃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各分區規劃統籌拼合后將形成全域規劃管控的一張基礎底圖、一個數據庫和一套完整的管控機制。
此次分區規劃的編制有哪些亮點?
據介紹,在編制理念上,分區規劃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在空間范圍上,覆蓋建設空間與山水林田湖草非建設空間等全域全類型空間,將二十多個部門的空間訴求和多個專項規劃的主要內容統籌到分區規劃一張圖上。這就避免了不同部門、不同內容相互沖突矛盾。
在時間跨度上,分區規劃既對歷史遺留問題進行空間協調、又對當下進行空間管控,還將對未來發展進行空間保障和空間引導。
此外,結合總體規劃“四個中心”戰略定位,分區規劃緊緊圍繞優化提升首都功能、疏解非首都功能,積極探索解決跨區域和區域內不同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總體規劃確定的人口、建設用地、建筑規模等核心指標也被分解到各區、各新城(特定地區)和215個鄉鎮(街道)規劃單元,框定了各區規模總量。
值得關注的是,分區規劃進一步完善中心城區、城市副中心、新城、鎮、新型農村社區的城鄉體系,通過開展整體城市設計,劃定了三級六類城市設計重點地區,分空間圈層提出了城、鎮、村的建設強度和管控要求,強化了建筑風貌的引導管控。
有市民提出疑問,北京有16個區,為何此次只有13個區的分區規劃?
對此,相關負責人解釋,由于北京市已組織直接編制首都功能核心區(包括東城區、西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因此此次組織編制的分區規劃不包括東城區、西城區和通州區。
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各分區規劃形成初步成果后,各區組織開展了區政府、區委、區人大審議研究以及市級部門征詢意見工作,并對分區規劃草案成果進行了網絡公告、現場公告,廣泛征求了社會各界意見。經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見修改完善,并經市委、市政府審議通過,近期已經市政府正式批復。
各區分區規劃成果即將在有關區政府和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官網上陸續對外公布,歡迎下載查詢,共同推動規劃實施。
(責任編輯:單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