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5日訊(記者常理)2019年11月23至24日,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辦,中國教育智庫網、未來學校研究院、莊嚴智庫共同承辦的“成為改變的力量——第四屆學校(基礎教育)創新發展研討會(北京站)”在國家會議中心召開。
此次會議是以《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為背景,探索在新的智能化、數字化時代,學校形態變革趨勢和未來學校構建模式,為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服務于社會主義現代化貢獻力量。研討會以 “未來學校:變革、創新與融合”為主題,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吸引了全國千余位校長參會,多項未來學校主題活動在此次研討會上舉行。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以“新技術革命與學校形態變革”為題做了報告。他指出,未來教育要為更好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教育的追求,更好實現教育公平和高質量發展奠定更堅實基礎。
陳鋒認為,驅動未來學校形態變革的三大最基本力量源泉:對更加美好和理想教育的追求;學習方式的深度變革;新技術的集群突破。
課程是學校的基本要素之一,其變革的核心動力就是學習方式變革。今天,推動新技術的發展也是為了實現更好的學習方式。如果新技術只是用來更好地服務應試教育,則沒有意義。例如,技術應該增強學習者的自主性、強化學習方式的互動性、創新性,體現人才培養的融合性。當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和發展違背了這些原則時,它也就無法成為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
測量與評價作為學校的另外兩大要素,其變革也至關重要。在測量和評價技術發展中間,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區塊鏈技術是變革基礎,它可以對于高互動學習方式、創新性的學習方式能夠進行更加可靠和精準的評價,從而支撐課程和學習方式的變革。
“面對未來學校的建設,當前還有很多痛點、憂慮、壓力、負擔,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負重前行尋找創新和突破方向,真正做一件對中華民族未來、中國教育未來有意義的事情。未來學校不是任何人規劃出來的,而是靠成千上萬實踐者走出來的。”陳鋒說。
在當下不斷強調的創新能力培養方面,史家小學校長王歡以“聚焦成長·擁抱未來——基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育人形態變革探索”為題,從學校智能化等角度分享了學校的探索案例及實踐經驗。她提到,智能化的育人之義要求目標、路徑不能偏離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而要在多要素、長鏈條、全方位教育實踐中讓學生有能力去做有意義的事情。
北京交通大學附屬中學副校長徐新燕圍繞新高考背景下的學生發展指導模式探究與實踐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她表示,如今高中教育要滿足全體學生共同發展同時,要更關注學生個性化需求,尊重學生差異,因此要給學生提供具有差異性不同成長通道,對現有教育資源進行整合,教育資源整合就是為了實現最優化配置,使其最大化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服務于學生發展指導工作。
談到信息時代下的人才培養,原清華大學云計算委員會指導教師、國家軟件出口中心首席IT教育專家王洋講述了信息時代下如何更好地培養創新型人才并舉例探討何為創新能力。在他看來,獲取知識的過程才是真正要關心的東西,過程之中嘗試推動生命研究來幫助生命成長,希望教育是以成就感驅動內在驅動力,而不是由外界逼迫,希望孩子發自內心渴望研究并投入思考,能夠把一個東西真正掌握、真正地做好。
(責任編輯:張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