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7日電題:應對“老齡化”需要資源大整合——訪全國老齡辦黨組成員、中國老齡協會副會長吳玉韶
新華社記者陳芳、田曉航、屈婷
“銀發浪潮”撲面而來,養老話題也引發了前所未有的社會關注。
人口老齡化給我國帶來怎樣的影響?發展居家養老服務如何破題?中國特色的養老模式什么樣?帶著這些問題,重陽節前夕,記者專訪了全國老齡辦黨組成員、中國老齡協會副會長吳玉韶。
“危”中藏“機”:老齡化挑戰中蘊含巨大破解空間
中國的“銀發族”有多龐大?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18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17.9%,而這一數字將不斷增加。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將是我國的一項長期戰略任務,但老齡化不應被視為洪水猛獸。”吳玉韶說。
“財政壓力大,是世界各國共同的難題。就我國而言,失能失智老人的照護是‘難中之難’,占老年人總人口3%左右的完全失能老人尤其需要養老機構的專業照護。”吳玉韶說,隨著老齡化程度加深,高齡、失智老人比重加大,照護難度將增大。
同時,“銀色挑戰”中又蘊藏著機遇。吳玉韶表示,數億老年人是一個巨大的消費群體,對養老服務和老齡用品需求巨大。我國正處于經濟結構調整期,這也正是我國養老服務發展的契機。
“應對老齡化,我們有制度優勢、后發優勢、技術優勢和傳統文化優勢。”吳玉韶說,中國有信心迎接人口老齡化挑戰。
激活“神經末梢”:整合社會化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資源
家,是老年人離不開的心靈港灣。調查顯示,我國90%以上的老年人傾向于居家養老。
在吳玉韶看來,居家養老等于“傳統的家庭養老+現代的社會保障和社區服務”。
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初步形成了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然而,社區養老機構活動空間有限、服務種類太少、老人夜間遇到困難沒人管……在一些地方,老年人居家養老仍有不少需求得不到滿足。
“養老服務的頂層設計能不能落地,老年人的需求能否向上反饋,街道和社區的作用非常關鍵。”吳玉韶說,居家養老服務規模巨大、需求種類繁多,這就需要在發展社會化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基礎上,借力智慧養老等手段,最大限度整合資源,激活養老服務體系的“神經末梢”。
比如,傳統家庭養老能夠解決老人情感等方面的需求,但失能老人照護等家庭難以解決的問題,就非常依賴專業的社會力量。吳玉韶說,江蘇南京等地試點“家庭養老床位”,把大量專業性的康復護理服務送上門,就是整合社會資源、激活社區服務的有益探索。
樹立“養老+”思維:從社會治理角度看養老
根據全國老齡辦的研究預測,2015年至2050年,我國用于老年人養老、醫療、照料服務設施方面的費用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將從7.33%增長至26.24%。面對巨大的未來“花銷”,“中國式”養老該何去何從?
在吳玉韶看來,不能把養老問題單純地看成提供養老服務,而要站在老齡化“社會治理”的角度看待養老,形成共建共享理念。
“比如,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商家的設施,有時可以為老人提供應急服務或活動場所,都可以被視為養老服務設施;快遞員、查表員這些與入戶有關的職業,都可以參與監測高齡獨居老人的情況。”吳玉韶說,在老齡社會,誰都難以獨善其身,每個成員都可以為這個“命運共同體”盡一份力。
上海試點“睦鄰點”建設,居民將自有住宅、閑置房屋改造成養老服務設施,節約了財政資金;南京推行養老“時間銀行”,志愿者為高齡老人服務并存儲服務時間,老后可享受相應時長的養老服務……時下流行的各種互助式養老模式,折射出中華民族孝親敬老、互幫互助的傳統美德。
“將傳統文化和國際經驗相結合,就能產生出具有生命力的‘中國式’養老。”吳玉韶說,共建共享的理念在養老領域體現得越充分,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就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