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就業工作,堅持就業工作與經濟發展、產業轉型同步推進,從以計劃安置為主,到解決國企職工下崗失業,到統籌城鄉就業,再到推動高質量就業,不斷把就業工作推向新階段,勞動者就業質量穩步提升。
四方面體現就業質量高
據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明山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市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穩就業”的決策部署,圍繞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全面貫徹“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和鼓勵創業”的新時代就業方針,不斷豐富完善促進就業創業政策措施,高標準打好穩就業、促就業“組合拳”。
特別是通過減稅降費和穩崗補貼等一攬子措施,支持企業高質量發展,在2019年,預計僅通過社保降費就將為企業減負約200億元。同時,針對企業在設立、運營、發展中存在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順機制、減環節、優流程、強服務,優化營商環境。
“北京市在保持就業局勢穩定的基礎上,就業質量穩步提高,這主要體現在就業規模、就業結構、就業收入、就業權益四個方面。”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促進處處長劉小軍告訴經濟日報記者。
就業規模持續擴大,全市就業人員總量從1978年的444.1萬人增長到2018年的1237.8萬人,增長了近3倍;就業結構不斷優化,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一、二、三次產業的就業結構從1978年的28.3:40.1:31.6調整為2018年的3.7:14.7:81.6,特別是第三產業中信息軟件、科學研究和金融業的從業人員占比約23%,產值占比近40%;就業收入穩步提高,實現勞動者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2018年北京市法人單位從業人員平均工資達12.7萬元,近十年年均工資增長在10%左右;就業權益有效保護,健全勞有所得保障機制,推動勞動合同制度,實現社會保險全覆蓋,勞動關系和諧穩定。
創新創業帶動就業活力
新中國成立以來,北京市勞動者就業從以單位就業為主,到目前的就業與創業并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力持續迸發。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服務全國科創中心建設,加快打造“雙創”升級版,構建以創新創業引領產業升級、助推就業提質的新生態,2018年新注冊企業超過18萬戶,首都特色創業政策、資金、品牌效應明顯,創業氛圍日趨濃厚。
王明山分析認為,在政策引領方面,逐步形成創業培訓、項目孵化、創業融資、減稅降費、人才引進等政策體系,讓創業“進口有政府服務,出口有市場承接”。在資金支持方面,加強財稅、金融對初創企業扶持,提高創業擔保貸款額度和貼息標準;調動民間資本的積極性支持創業,通過創新鏈、資本鏈、產業鏈“三鏈”融合,推動創新創業向縱深發展。在品牌推動方面,積極推進“千名創業導師培育工程”,高標準建設創業孵化基地,推出“創業北京”創業創新大賽、“東升杯”國際創業大賽等品牌。特別是設立大學生創業板,建立大學生創業“陪跑”機制,在板企業達108家,累計融資超過5.7億元,創造了一批高含金量的就業崗位。
圍繞“四個服務”培訓技能
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根據產業結構調整和勞動者職業技能提高的需要,大力開展全職業生涯的技能培訓,加快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實現了技能人才培養與就業結構優化的良性互動。目前全市技能勞動者總量達到338萬人,高技能人才99.6萬人,71人獲國務院特殊津貼。圍繞首都高質量發展,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重點聚焦“四個服務”:
——服務首都產業轉型升級,特別是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等高精尖產業發展需要,采取清單化、菜單式培訓服務模式,組織新產業、新職業、新技能培訓,培養造就了一大批急需緊缺人才。
——服務企業職工職業能力素養的提升,重點實施企業職工適應性培訓、轉崗轉業培訓、崗位技能培訓、高技能人才培養和技能大師工作室創新培訓,助力企業發展提質增效。
——服務重大項目建設需求,圍繞北京世園會、北京冬奧會,以及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興國際機場等對勞動者技能要求,建立培訓、實習、就業全鏈條服務機制,推行項目制培訓、一站式培訓,促進勞動者就地就近就業。
——服務提升城市生活品質和群眾生活,在城市供熱供氣、園林綠化、公共交通、環境衛生等城市運行保障領域,以及養老護理、醫療陪護、安保、快遞等生活領域,實施從業人員技能提升培訓,促進城市品質提升。
十八大以來,北京市堅持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積極凝聚社會各方力量,完善市場化服務和公共就業服務雙輪驅動格局,為企業和勞動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專業的就業服務,全方位就業服務水平日益提升。
王明山說,當前,人力資源市場發展進入新階段,全市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超過1600家。公共就業服務均等可及。形成了市、區、街(鄉)、社區(村)四級公共就業服務體系,送培訓,送崗位,辦實事,解民憂,勞動力供需匹配效率進一步提高。實施高校畢業生基層成長計劃、青年就業見習計劃,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結合美麗鄉村建設,采取精細化服務、技能培訓等多種方式,促進36.3萬農村地區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通過內部挖潛、轉崗培訓,促進企業職工轉崗就業;采取鼓勵用人單位招用、公益性崗位安置,幫扶困難群體實現穩定就業。(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佳霖)
(責任編輯: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