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經濟興,金融興;經濟強,金融強。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正確把握金融本質,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為當前我國深化金融改革開放、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指明了方向。
核心是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是完成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和著力點。當前我國經濟運行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雖然有周期性、總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結構性失衡,導致經濟循環不暢,必須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想辦法,努力實現供求關系新的動態均衡。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我國經濟運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給側結構性的,必須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更多采取改革的辦法,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在“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個字上下功夫。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實體經濟的血脈,而實體經濟是金融發展的根基。離開了實體經濟,金融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是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資本要素作為生產要素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供給能否適應實體經濟需求,將直接關系到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效。正因如此,在當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形勢下,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
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最終目的是讓金融供給更好滿足實體經濟發展的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金融供給的質量,不能“大水漫灌”,而要靠“精準滴灌”;重要途徑是深化金融改革,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解決的是金融供給側的問題,是金融供給側的結構性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只能靠改革。因此,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是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從四個方面入手推進金融改革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金融業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有序推進金融改革發展、治理金融風險,金融業保持快速發展,金融改革開放有序推進,金融產品日益豐富,金融服務普惠性增強,金融監管得到加強和改進。但在總量擴張的同時,金融業的市場結構、經營理念、創新能力、服務水平還不能很好適應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存在諸多矛盾和問題。對此,我們一方面要警惕金融周期與經濟周期的“脫鉤”問題,另一方面還要重視金融資源錯配問題,提高金融供給與需求的匹配度。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我們針對這些現狀,從原先注重總量擴張轉向更加注重提高金融供給的質量、效率和水平,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以更好滿足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
首先,回歸本源,把為實體經濟服務作為金融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資金如水,逐利而動,要防止出現資金“脫實向虛”、金融業自我循環等問題,就要按照中央要求,強化金融服務功能,找準金融服務重點,在加強金融監管的同時,努力提高實體企業的資產收益率,引導資金“脫虛向實”。
其次,厘清思路,長短期兼顧、宏觀微觀協同發力。對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產業體系、市場體系、區域發展體系、綠色發展體系等提供精準金融服務。將那些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方向、主業相對集中于實體經濟、技術先進、產品有市場、暫時遇到困難的民營企業作為金融重點支持對象。
再次,明確路徑,以金融體系結構調整優化為重點。通過優化融資結構和金融機構體系、市場體系以及產品體系,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一是合理布局大中小金融機構,構建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銀行體系,滿足個性化、差異化、定制化的融資需求。二是積極發揮資本市場作用,破除制約資本市場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完善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通過金融體系結構調整優化,對實體經濟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支持服務體系。
最后,守住底線,平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系。一方面,實體經濟健康發展是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基礎。因此,要注重在穩增長的基礎上防風險,強化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協調配合,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堅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另一方面,要充分認識到,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在開放經濟條件下,要提高我國金融業在全球的競爭能力,擴大金融高水平雙向開放,提高經濟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風險能力,提高參與國際金融治理能力。(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執筆:唐玨嵐)
(責任編輯: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