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7日訊(記者 魏金金 專欄)如今中國文化在全球的傳播范圍愈來愈廣,中國戲曲走出國門的頻次逐年增加。作為一種濃縮了眾多傳統中華文化的藝術形態,如何在走出去的過程中真正走進觀者內心,怎樣才能令外國觀眾聽得懂、看得明白?全國兩會期間,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就此采訪了全國政協委員、陜西省戲曲研究院院長李梅。
全國政協委員、陜西省戲曲研究院院長李梅。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魏金金/攝
“我覺得,大多數中國傳統戲曲都有一些歷史故事或是典故在里邊。如果說對故事不太了解,那么就很難打動對方!崩蠲吩谝婚_始時這樣談到。2018年,為踐行“陜西文化走出去”戰略,陜西省戲曲研究院碗碗腔經典歷史劇《楊貴妃》應巴黎中國文化中心邀請,赴法國巴黎參加第八屆巴黎中國傳統戲曲節。憑借豐富曲折的劇情,極具張力的表演,婉轉悠揚的唱腔,《楊貴妃》贏得了法國觀眾熱烈的掌聲。“很多觀眾看完之后,在舞臺下遲遲不肯離去,我們的謝幕長達40分鐘。演出過程中,有些觀眾因為劇情而熱淚盈眶!倍鳛椤稐钯F妃》主角楊玉環的飾演者,李梅在此次戲曲節中收獲頗豐,并榮獲本屆藝術節唯一的最佳女主演獎。
“我自己也一直在總結為什么會獲獎,中國的戲曲究竟怎樣才能讓外國人感興趣。后來我覺得是因為他們看懂了一個完整的故事。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對于很多了解中國傳統歷史文化的外國人而言很了解,所以他們看了之后,一下子就進入到了人物情景當中,也就很容易被打動。而在這個完整的故事當中,他們能夠較為完整地去感受中國的歷史人物、舞臺表演、唱腔、戲詞、音樂等舞臺魅力。它是一個戲曲的完整性呈現。所以一定要讓外國人全面了解中國戲曲文化背后的故事,這樣他們才會感興趣!
李梅接著談到,在文化“走出去”的過程中,要想真正讓外國人沉下心來喜歡中國戲曲,必須讓他們看到、品味到中國戲曲的詩詞音樂、舞蹈美術、聲光電等綜合藝術魅力,“戲劇是一個豐富的文化載體,就像中國的茶一樣,茶分很多種,而且每一種茶的味道都不一樣。要是把它當成解渴的飲品的話,也要根據觀眾的品味和認識差異來進行相應調整!
更多報道請見“2019全國兩會專題”
(責任編輯:臧夢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