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6日訊(記者 魏金金 專欄)當前,博物館事業正迅速發展。但與此同時,一些地區中小博物館仍然面臨沒展品、沒觀眾的尷尬局面,對此,本著傳播共享地域文化的初衷,這些中小博物館又該如何在藏品、展示和教育活動上突出文化特色,提升其對當地群眾以及更廣泛觀眾的吸引力?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故宮博物院常務副院長王亞民就此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
全國政協委員、故宮博物院常務副院長王亞民。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魏金金/攝
王亞民談到,相較而言,大型博物館文物較為豐富,在文物呈現和展覽展示方面比較有優勢,“無論是文物的表現內容還是傳達方式都比較多,也容易收到公眾的歡迎。雖然小的地方博物館展品不是很多,但博物館之所以成為一個博物館,是因為每家博物館都有自己的特點特色,關鍵是把這一類博物館的特點特色通過一套文化思想體系或是一種空間呈現形式充分傳遞、展示出來!
王亞民還談到,中小博物館發展關鍵還是人才培養的問題。當前我國博物館事業正處于飛速發展階段,參觀博物館日益成為大眾的一種生活方式。王亞民表示,在這樣的背景下,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加大對博物館事業的重視,另一方面,要注意到人才培養迫在眉睫。“人才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要把當地的博物館人才派到一些大的博物館或是專業院校進行培訓,要做到循序漸進,一步步來;其次,現在國外的中小型博物館往往一個文物就可以做一個展覽,關鍵還是要把文物背后的故事、文物所處的時代背景與文物相關的影像,包括風土人情等,進行相對完整地策劃和整合。
“透過一個文物看到一個時代,看到時代發生的變化,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如果只是簡單羅列式或陳列式地擺在那里,而不去考慮文物和空間的關系、空間和時代的關系、文物和人的關系等,即使文物再多,辦出的展覽也很難真正為大眾喜聞樂見!蓖鮼喢袢缡钦f。
更多報道請見“2019全國兩會專題”
(責任編輯:臧夢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