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31日電(記者蓋博銘 謝昊 任超 邰思聰)臘月底,群山環抱的北京市房山區霞云嶺鄉堂上村寒意正濃。
70多年前,由曹火星創作的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從這里走出山坳,傳遍大江南北,被譽為“真理的旋律”。
70余年間,在這首歌的激勵下,這里人們的生活真的變了大模樣。
“以前出門,人家一看你就知道是山里出來的。”霞云嶺鄉堂上村原村支書李增軍說,現在新衣服一大堆,鄉親們好吃好喝也不愁,很多人家里有了小轎車。
2006年,堂上村建成“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紀念館,游客絡繹不絕。
春節將近,50多歲的村民隗露云正在院里和家人一起炸豆泡。“快過節了,做些豆泡送親戚。”隗露云十分熱情,拿著一份剛出鍋的豆泡邀請記者品嘗。
20多年前,隗露云和村里的大多數村民一樣,從事與煤礦開采、運輸相關的工作。“收入是很滿意,但村里大車太多,環境太臟。”隗露云搓著雙手說,“當時手和脖子都洗不干凈。”
近年來,為了保護生態環境,村里的礦山關停了。隗露云琢磨著新的發展出路。
“后來我當起了護林員,但收入十分有限。”于是,像其他村民一樣,隗露云和家人也開始嘗試旅游業。
“我們做的都是家鄉菜,賣的都是土特產。”她向記者透露,靠著紅色旅游的資源,她開起了農家樂。“去年夏天,我家的小熙農家院一天就能接待三十幾桌客人,往來的都是回頭客。”
“我們確定了‘綠海紅歌’的發展目標,山青了、水秀了,紅色旅游與生態休閑產業結合,帶動了村集體經濟發展,促進百姓增收。”霞云嶺鄉黨委宣傳部部長孫佳煒表示,2018年全鄉累計接待游客近3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近900萬元。
春季賞花、夏日避暑、秋觀紅葉、冬玩冰雪……霞云嶺鄉徹底告別了資源型產業模式,百姓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鄉集市里年味越來越濃,村民們走親訪友、準備年貨。李增軍期待著搬入新家,隗露云盼著另一處院落早日裝修好,再多擺十幾桌。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紀念館里不時飄來激昂的旋律,館內的沖鋒號雕塑始終高揚,在歌聲中村民盼望新年的來臨。
(責任編輯:秦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