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從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放寬市場準入、擴大進出口貿易、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諸多方面作出部署,推動我國對外開放向縱深發展。
擴大開放是我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實現現代化發展的重要經驗。過去40年,依靠改革開放,中國與世界經濟深度融合,中國的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2018年,我國對外開放又取得積極進展,貿易強國建設進程提速,雙向投資亮點紛呈,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全面推進,成功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推動海南全島自貿試驗區建設,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這些都為2019年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奠定了堅實基礎。
但也要看到,2019年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面臨的形勢更加復雜嚴峻,需要我們適應新形勢、把握新特點,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通過擴大開放,變壓力為動力,建立面向未來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經濟結構和體制機制。
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需要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穩定外資預期,進一步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提升開放平臺,優化投資環境。
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需要積極擴大進出口貿易,尤其是從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出發,擴大有效進口,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要落實好擴大進口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發展的政策措施,進一步推動降低進口關稅總水平,加大力度支持先進技術、重要裝備和關鍵零部件進口,完善汽車平行進口政策支持措施。
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需要以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有效管控各類風險。下一步,應繼續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聚焦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斷深化對外經貿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行穩致遠。同時,也要構建陸海聯動、東西互濟的全方位開放新格局。
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還需要根據國際投資貿易規則的新變化新趨勢,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提高我國在國際經濟舞臺上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借助G20、金磚國家、APEC等多邊和區域合作平臺,積極提出中國倡議、中國方案,堅定支持多邊貿易體制,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經濟日報記者 馮其予 姚 進)
(責任編輯:王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