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5日訊 (記者 亢舒)記者今天從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召開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評估總結大會上獲悉,截至目前,國務院已公布134座歷史文化名城,住房城鄉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已公布528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即將公布第七批271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全國已劃定歷史文化街區873片,確定歷史建筑2.35萬處。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指出,要站在“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延續城市文脈,保留中華文化基因”的高度,推動社會形成高度重視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的共識。要構建完整系統的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歷史建筑保護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完善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歷史建筑的保護層次、類別和體系。要樹立正確的保護理念和方法,堅持最大限度保留,堅持真實保護,堅持整體保護,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循序漸進。要創新利用方式,因地制宜,最大程度彰顯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歷史建筑的文化內涵,充分發揮使用價值,融入現代化進程。要健全監督管理體系,充分發揮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規劃的管控作用,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建立“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的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工作體檢評估制度,加快完善法律法規,對破壞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歷史建筑的責任主體加大處罰力度,對相關城市政府和有關部門負責人,依法依規進行問責。
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指出,要秉承正確的古城保護理念,切實保護古城歷史文化價值,進一步加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力度,指導各地堅持價值優先、整體保護,正確處理好保護與建設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歷史文化遺產在當代城市發展中的積極作用。進一步建立完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動態監測體系和保護監管體系,指導和督促地方人民政府落實主體責任,全面推動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再創佳績,為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堅定文化自信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據介紹,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是我國改革開放40年來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歷史街區和歷史建筑在內的眾多歷史文化遺產被搶救和保存下來,一大批文物保護單位得到保護修繕,以城鄉規劃法、文物保護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為骨干的歷史文化保護法律法規體系得到豐富和完善,指導各地積極實踐探索了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歷史建筑的路徑和方法,鼓勵各地推動了文物建筑對外開放,建設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實施“互聯網+中華文明”行動計劃,保護了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歷史建筑的文化價值,有效延續了歷史文脈,為世界遺產貢獻了更多的中國文化資源。
(責任編輯: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