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ce.cn/ce/xwzx/gnsz/gdxw/201810/22/W020181022472474100776.jpg)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22日訊(記者 康瓊艷)10月20日下午,第三屆“文化產業學院獎”金獎頒獎盛典在京舉行。活動圍繞“文化:創造力·變革力·融合力”的主題,深入挖掘2018年文化產業領域出現的新熱點、新業態、新趨勢,揭曉了未來文化城市、文化創新企業、文化創新人物、傳統工藝振興項目、數字創意產品、全球文化旅游目的地等六大獲獎名單。
據了解,此次活動自5月正式啟動以來,組委會累計收到近千個參評項目材料。通過企業報名、行業協會推薦、省市推介,并經過專家評審和大眾投票,最終評選出22個單位和個人獲得金獎。“在此次評選中,有百余家單位獲得提名,這些優秀的作品既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也彰顯了人民美好生活的期待,同時也反映了未來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趨勢”,活動總策劃、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院長范周教授介紹說。
在“未來文化城市”獎項的評選中,長沙、南京、杭州、貴州貴安新區四地(區)獲得金獎。長沙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高山說,長沙有著三千年的城市人文歷史,這對長沙的發展其到了決定性的內在推動作用,長沙將繼續秉承著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的精神不斷前行。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也在“全球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評選中獲得金獎。平遙古城保護管理委員會主任郝昭仁在發表獲獎感言時說,平遙古城是明清文化的代表,最近山西省又通過了一項古城保護條例,對進一步保護古城民居文化將起到助推作用。
據悉,澳洲麥考瑞大學將作為“文化產業學院獎”澳洲地區主要承辦高校,以中國廣闊的文化市場為研究樣本,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
活動現場,“文化經濟”理論的創始人、澳洲麥考瑞大學教授David Throsby,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副秘書長沈雪松,中國文化產業協會秘書長金鵬等嘉賓出席活動,盛典由中央電視臺主持人魯健、艾問創始人艾誠主持。
此次盛典是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中國文化產業協會指導,由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美國芝加哥大學等國內外25所知名高校的科研單位主辦。“文化產業學院獎”自2016年設立以來,通過對文化產業領域發展面貌和氣象的全面觀察,推動了社會各界對文化發展的認知和關注,正逐漸成為當前文化產業各界資源匯聚、政產學研協作的平臺。
附:第三屆“文化產業學院獎”獲獎名單
一、2018未來文化城市
在城市發展中,文化與城市不是簡單的伴生關系,而是共生共存。從聚居地到集市,從小城市到世界都市,每座城市每一階段的發展都應以延續城市文脈為初始,創造美好生活更體現為人文環境和城市文化意蘊的營造。未來文化城市的發展不僅以現有基礎為起點,更關注未來立體化、全面化的“能級躍升”。
2018未來文化城市獲獎名單
(按首字母順序排列)
長沙
貴州貴安新區
杭州
南京
二、2018文化創新企業
當前全國規模以上企業達到5.5萬家,實現營業收入9萬億元以上,中小微企業數量更是超過77萬家,他們共同凝聚起了中國文化產業繁榮興盛的磅礴力量。移動互聯、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科技,以及人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正改變著我們的生產與生活方式,也驅動著文化產業內容創意、商業模式、運營管理、交流傳播等各環節的顛覆性變革。
“2018文化創新企業”獲獎名單
(排名不分先后)
最佳園區運營創新獎-E9區創新工場
最佳產業服務創新獎-北京華江文化集團有限公司
最佳文化傳播創新獎-山東省儒源文化集團有限公司、藍海(北京)集團有限公司
最佳文化內容創新獎-北京開心麻花娛樂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三、2018文化創新人物
文化產業的發展,人才是核心。在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歷史浪潮,一批文化創新人物積極地在實踐中求索創新,不斷拓展思維、認知的邊界;他們帶領企業創造產品、革新模式,為新時代的文化產業融合、跨界提供更多示范;他們致力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也為大眾的文化生活帶來更多新的選擇和體驗。
“2018文化創新人物”獲獎名單
(排名不分先后)
吳為山 中國美術館館長
朱炳仁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丁亮 華強方特高級副總裁、方特動漫公司董事長
四、2018傳統工藝振興項目
傳統工藝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活態實踐與具像表現,其從本質上看是一種活態的生產方式,其核心在于創造性的手工勞動和因材施藝的個性制作,新時代的傳承者們正在為傳統工藝注入新的血液。傳統意蘊與現代審美的碰撞觸發奇思妙想,傳統工藝與現代市場的結合一度引領時尚。傳統工藝與互聯網的相遇,線下與線上的融合,使傳統工藝擺脫了地理與空間的限制,走出家門,走進更多人的生活。
“2018傳統工藝振興項目”獲獎名單
(排名不分先后)
刺繡《骷髏幻戲圖系列》
第五屆中國非遺博覽會傳統工藝振興主題館
相伯居“金鑲玉”技藝珠寶
五、2018數字創意產品
從網絡文學到IP衍生,從數字技術到數字科技產品,從內容產品到知識付費平臺,文化創意和互聯網技術開創了產品價值提升的新路徑,開創了文化新經濟發展的新思路和新范式。文化創意產品的發展態勢強勁,特色鮮明,魅力獨特,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正呈現平臺多元化、IP可持續化、技術驅動、跨界呈現、體驗立體化的趨勢。
“2018數字創意產品”獲獎名單
(排名不分先后)
咪咕閱讀
得到
Keep
網易云音樂
六、2018全球文化旅游目的地
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反映了政府部門對文化旅游產業現實基礎和發展趨勢的重要判斷。文化旅游目的地的不斷創新,在形成自身的特色,逐步挖掘自身的文化內涵,整合多方面的資源的同時,形成了旅游景區的品牌,提高了景區的競爭力和吸引力。
“2018全球文化旅游目的地”獲獎名單
(排名不分先后)
平遙古城
煙臺長島風景區
威海華夏城
(責任編輯: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