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鄉村振興首提“雙輪驅動”
此次發布的《規劃》對城鄉關系進行了新的表述,提出堅持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雙輪驅動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蔡如鵬
中國正在穩步推進鄉村振興。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以下簡稱《規劃》),并正式對外發布。這是中共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后,出臺的第一個全面推進這一戰略的五年規劃。
這份大約3.7萬字的《規劃》,共分11篇37章,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出階段性謀劃,分別明確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2022年召開中共二十大時的目標任務。
根據《規劃》,到2020年,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如期實現;到2022年,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初步健全,探索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鄉村振興模式和經驗。
輿論認為,作為對今后5年實施鄉村振興的主要依據,《規劃》可以說是這一戰略的總藍圖、總路線圖,對于保證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開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意義。
落實一號文件
在2017年10月召開的十九大上,中共首次明確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會議認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之后發布了中央一號文件,即《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進一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韓俊當時在解讀一號文件時表示,作為頂層設計,一號文件搭建起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四梁八柱”。
他說,這個“四梁八柱”可以概括為“8個有”,即有國家戰略規劃引領、有黨內法規保障、有日益健全的法制保障、有領導責任制保障、有一系列重要戰略重大行動重大工程支撐、有對農民關心的關鍵小事的全面部署安排、有全方位的制度性供給、有解決“錢從哪里來”問題全面謀劃。
韓俊進一步指出,在這個“四梁八柱”中,最基礎性的支撐是“三個一”:一是制定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以規劃指導各地各部門有序分類推進鄉村振興;二是制定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完善黨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和機制;三是抓緊研究制定鄉村振興法的有關工作,把行之有效的鄉村振興的政策法定化。
對于《規劃》與中央一號文件的關系,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照新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文件主要是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定方向、定思路、定任務、定政策,明確長遠方向;《規劃》則是以文件為依據,明確目標任務,細化、實化鄉村振興的工作重點和政策舉措,確保文件得到貫徹落實,政策得以執行落地。
“簡單說,文件是指導規劃的,規劃是落實文件的!睆堈招抡f。
9月2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勇在國務院新聞辦就《規劃》發布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對此也做了說明。他說,《規劃》是依據中央一號文件做出的階段性安排和部署,對今后5年的主要任務做出了具體安排和部署。
據張勇介紹,《規劃》還圍繞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總目標,按照分3個階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部署,設定了階段性目標,提出了22項具體指標,其中約束性指標3項、預期性指標19項,首次建立了鄉村振興指標體系。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余欣榮則在發布會上稱,《規劃》細化實化了鄉村振興各項工作,部署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重大計劃和重大行動,是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藍圖、總路線圖。
首提“雙輪驅動”
近些年來,中國農業農村雖然有了長足的發展,但基礎差、底子薄、發展滯后的狀況仍未根本改變。“三農”仍是經濟社會發展中最明顯的短板,農業農村仍是現代化建設中最薄弱的環節。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8年上半年居民收入數據顯示,以人均可支配收入計算,中國的城鄉收入差為2.77,以收入中位數計算,城鄉收入差更是達到了2.99。
如何縮小城鄉差距、處理好城鄉關系,從某種意義上說是關系到現代化建設成敗的大問題。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勇在前述發布會上表示,農耕文明在中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但城市發展的速度比農村發展的速度要快得多。中央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是要加速農村發展,跟上整個國家現代化建設的步伐,F在搞建設的中央預算內資金,一半以上用在了農業農村方面。
此次發布的《規劃》對城鄉關系進行了新的表述,提出堅持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雙輪驅動。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對《中國新聞周刊》說,將鄉村振興與城鎮化并列,在中央文件中還是第一次,這對農業農村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地域廣闊,之前城市的發展確實促進了‘三農’領域很多問題的解決,但是城市自身發展也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城市病’,這些問題也給農村帶來了沖擊和負面影響。”李國祥說,“雙輪驅動正好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這些問題,將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統籌起來發展,相得益彰,對更好地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和中國特色現代化道路,具有重要意義。”
在他看來,堅持雙輪驅動,有利于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張勇在前述發布會上透露,隨著《規劃》出臺,在處理城鄉關系方面,下一步將著力在三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統籌城鄉發展空間。完善城鄉布局結構,增強城鎮地區對鄉村的帶動作用,形成田園鄉村與現代城鎮各具特色、交相輝映的城鄉發展態勢,把農村建設成為美麗、宜居、富裕的鄉村。
二是推進城鄉統一規劃。過去搞規劃,基本上是著眼于城鎮的發展,今后要和城鎮同步來統籌做好城鄉規劃。在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環境保護等領域,進一步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形成城鄉產業發展互補、基礎設施互聯、公共服務均等、資源能源共享、生態環境互促的格局,通過城鄉統一規劃進一步促進農村發展。
三是完善城鄉融合發展的政策體系。重塑城鄉關系,向改革要動力,推動人才、土地、資本等要素在城鄉之間的雙向流動、平等交換,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錢從哪里來
如何讓農民更容易地獲得發展所需要的資金,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中國農村。
“鄉村振興要真刀真槍地干,就離不開真金白銀地投!敝醒朕r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說,補上鄉村建設發展的多年欠賬,光靠農村農民自身力量遠遠不夠。
對此,《規劃》提出“多元投入保障機制”,具體而言就是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完善政府投資體制,充分激發社會投資的動力和活力,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
從政府層面看,要明確和強化各級政府“三農”投入責任,公共財政要更大力度向“三農”傾斜,加大政府投資對農業綠色生產、可持續發展、農村人居環境、基本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支持力度。
《規劃》明確,支持地方政府發行一般債券用于支持鄉村振興領域公益性項目,鼓勵地方政府試點發行項目融資和收益自平衡的專項債券。
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朱啟臻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多元投入保障機制意在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參與到鄉村振興中來。在他看來,這次《規劃》部署了幾十項重大工程,都對資金配套予以明確,“將給農民和農村帶來實實在在的實惠”。
事實上,財政部今年已經將農業農村作為財政支出的優先保障領域。9月27日,財政部印發《財政部貫徹落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芬螅藏斦罅Χ认颉叭r”傾斜,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增加。
《意見》明確要求,各級財政部門要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工作重中之重,堅持優先發展、壓實責任,確保財政投入與鄉村振興目標任務相適應。
另外,財政部部長劉昆近日還與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亞洲開發銀行行長中尾武彥簽署諒解備忘錄。三方達成一致,預計2018-2022年,亞行將會同其他發展伙伴籌集總額達60億美元的一攬子支持,用于支持中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根據備忘錄,中方將利用亞洲開發銀行的資金和智力支持,通過實施一批高質量的亞洲開發銀行貸款項目以及國別和區域知識合作技術援助項目,推進中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業生產現代化、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建設、農村公共服務改善、城鄉融合發展等鄉村振興重點領域的發展。
除了直接增加投入之外,《規劃》還就加大金融支農力度提出,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更好滿足鄉村振興的多樣化金融需求,具體措施包括健全金融支農組織體系、創新金融支農產品和服務,以及完善金融支農激勵政策等。
之前由于農村生產經營的模式比較單一、農民收入不太穩定、缺乏征信體系等原因,很長時間里銀行不愿介入,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一直困擾著“三農”領域。同時,這些原因也導致農村非法集資盛行,很多農民的血汗錢被“割韭菜”。
對此,《規劃》提出要形成多樣化農村金融服務主體,對大型商業銀行、中小型銀行、農村信用社和村鎮銀行都提出了明確要求,如指導大型商業銀行立足普惠金融事業部等專營機制建設,完善專業化的“三農”金融服務供給機制。
此外,《規劃》還提出,改進農村金融差異化監管體系,合理確定金融機構發起設立和業務拓展的準入門檻。證券、保險、擔保、基金、期貨、租賃、信托等也被鼓勵將金融資源聚焦服務鄉村振興。
比如在保險和期貨方面,《規劃》提出,探索開展水稻、小麥、玉米三大主糧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健全農業保險大災風險分散機制;發展農產品期權期貨市場,擴大“保險+期貨”試點,探索“訂單農業+保險+期貨(權)”試點等。
除了銀行要向農民提供貸款服務外,朱啟臻認為,還應該鼓勵民間資本,鼓勵金融互助,讓農民自己解決資金問題,把農民的錢切實用到農民身上。
《中國新聞周刊》2018年第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