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華盛頓8月5日電 題:IMF專家稱中國改革開放取得“前所未有”成就
中新社記者 刁海洋
“如果用一個詞描述中國的改革開放,我會稱之為‘前所未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亞洲及太平洋部高級經濟學家丁鼎如是說。
作為長期關注中國發展的經濟學家,丁鼎7月31日就中國改革開放40年取得的成就、中國經濟改革進程、人民幣匯率、“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對世界經濟貢獻等問題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
中國與世界均因改革開放受益
丁鼎表示,中國在改革開放40年間取得巨大成就,堅持改革開放符合中國自身的利益。他說,40年前,中國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現在已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40年間,中國成功讓八億多人擺脫貧困。
丁鼎表示,中國政府計劃在2020年消除絕對貧困。如果這一目標能夠如期完成,這又將是人類發展歷史上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中國也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的重要引擎。丁鼎表示,在金融危機發生后,中國果斷出臺一系列經濟刺激措施,對世界經濟起到至關重要的拉動作用。
中國改革成果可喜 開放需再加快
丁鼎表示,中國官方已釋放出明確的信號,即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不再單純追求速度和數量,而更注重高質量的發展,中國將繼續堅持改革開放。
他表示,IMF認為中國過去幾年的改革進程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比如,中國有效降低金融風險;經濟增長對信貸的依賴程度有所下降;在解決產能過剩、防控污染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
對于金融監管,丁鼎表示,這項工作可能會對金融系統產生影響,并可能會傳導到實體經濟領域,但這是應該堅持的。他說,中國金融市場過去的擴張程度使金融系統積累了風險。IMF支持中國監管機構持續加強金融監管。
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丁鼎表示,IMF經評估認為,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的匯率在2017年基本穩定,人民幣幣值大體符合基本面。針對近期人民幣匯率出現的波動,他表示,正常的波動是好事情,可以有效減少外部因素對國內經濟的沖擊。
丁鼎同時表示,中國一直在進行對外開放,但開放的步伐需進一步加快,開放水平需進一步提高。中國在經常項目上的順差持續減少,但依然很大。對此,丁鼎認為,中國仍應考慮如何刺激消費,擴大內生需求。
中國將持續為世界經濟作出貢獻
丁鼎認為,雖然中國經濟的增速在放緩,但鑒于中國經濟體量龐大,中國未來對世界經濟的貢獻還將是巨大的。他表示,根據IMF對世界經濟所作的展望,中國在未來五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還會保持在30%以上。
在他看來,“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對世界經濟作出貢獻的重要途徑。他表示,新興市場國家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資缺口很大。有像中國這樣的國家提供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支持,這將對參與國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IMF樂見中國在這一領域發揮作用。
對于貿易問題,丁鼎表示,IMF始終鼓勵相關各方通過現有國際貿易體系解決爭端,避免采取非常規措施。他認為,相關各方應通過世貿組織有關機制解決爭端。他表示,中國是國際貿易體系的受益者,也將成為這一體系的捍衛者。(完)
(責任編輯:單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