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2日訊(記者黃鑫)工信部日前發布《2018年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擬立項項目公示》,其中,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申報的“自主可控先進計算設備智能工廠”項目獲得立項,國家與地方將共建曙光天津智能工廠。
該項目的成功立項,不僅將促進計算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同時也意味著曙光在“數據中國智能計劃”戰略指導下,實現了從技術研發與應用到智能制造的縱深發展。
據了解,本次成功立項的“自主可控先進計算設備智能工廠”項目由曙光牽頭,以“產、學、研、用”的組織方式,針對目前國內先進計算設備生產智能化程度不高、生產設備自主可控度較低、產品品質亟待提升的產業難題打造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將基于曙光天津產業基地進行升級改造,通過集成一批智能制造核心技術裝備、關鍵短板裝備、管理軟件和工業大數據平臺,建設達到國際一流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的自主可控先進計算設備智能工廠,在行業中樹立示范標桿并推廣應用。
據曙光公司智能制造專項負責人介紹,作為推動產業升級的重要項目,智能工廠融入了諸多創新之舉。通過研發智能內存檢測設備、硬盤組裝線等關鍵短板設備,可突破服務器生產相關設備瓶頸;采用人工智能技術及深度學習訓練模型,將提升生產檢驗的效率和質量;建立基于私有云的生產大數據平臺,為企業運營和決策提供依據;智能工廠信息系統建設關鍵設備均為自研自制,實現技術自主可控。
一直以來,曙光以全局視野推動著計算產業發展。智能工廠的建設是“數據中國智能計劃”戰略催生出的又一重要成果,標志著曙光賦能“半徑”進一步擴大至智能制造領域,將極大促進中國計算產業的發展,為加速數字中國建設注入新鮮動力。
近年來,人工智能進入顛覆式發展的新紀元,已成為推動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因素。2017年7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將人工智能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作為信息技術領域的“國家隊”,曙光積極響應號召,于同年10月重磅發布“數據中國智能計劃”,全面吹響了進軍人工智能領域的號角。
“數據中國智能計劃”是曙光繼2015年推出“數據中國”戰略、2016年推出“數據中國加速計劃”之后的又一重大戰略部署,旨在通過先進、高效的智能計算,讓數據變成智慧知識和智能服務能力,從而更快實現“讓全社會共享數據價值”的愿景。
圍繞“數據中國智能計劃”,曙光深耕人工智能計算、云計算等先進計算領域關鍵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不斷完善產品與服務,并構建完整的智能計算生態,取得了豐碩成果,推動了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應用的深入發展,為中國計算產業及各行業的轉型升級提供安全、可靠的源動力。
IT裝備制造是計算產業發展的底層基礎。先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蓬勃發展,對IT裝備制造產業升級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此同時,智能制造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加速融合的核心,已經成為全球先進制造業的發展趨勢。為夯實計算產業發展基礎,曙光近年來不斷進行著IT裝備智能制造的探索。
據了解,2016年,曙光參與工信部智能制造標準化課題“IT行業生產制造領域安全可控射頻識別應用標準研究及試驗驗證”項目研究,通過形成面向IT設備制造領域的標準化技術方案,促進了智能制造技術標準在我國IT設備行業的推廣,為IT裝備制造產業的轉型升級奠定堅實基礎。
2017年,曙光以全浸沒式液冷服務器為導向,通過搭建全新綠色設計平臺,實施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實現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銷售服務、回收處理的信息化及各信息系統無縫集成,構建了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提高了公司綠色制造技術水平。
經過不斷摸索,曙光不僅積累了從標準制定到綠色制造的豐富智能制造經驗,還形成了一支業務素質高、經驗豐富、實戰能力強、團結協作高效的人才隊伍。同時,曙光關鍵設備數控化率已高達到85%,形成了全面涵蓋研發、生產、制造的高水平智能化生產線。這些都為曙光將“數據中國智能計劃”向智能制造領域進一步推進,形成新一代智能制造模式打下了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張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