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正在舉行,人民日報推出微視頻《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記錄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內國際多個場合的話語,不斷亮明中國對外開放的鮮明態度。(4月9日人民日報)
獨行快,眾行遠。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開放姿態擁抱世界,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大幕拉起,中國勇敢地把開放的大門進一步敞開,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高的目標要求、更有力的舉措推動全面開放,繼續為世界發出中國聲音、分享中國經驗、提供中國方案、展現中國智慧、貢獻中國力量。
遇到難題,中國擔當從不缺席并將有增無已。面對全球性和世界性難題,中國從不退縮,以大國風范擔起重責。在世界氣候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以誠懇的態度深入闡述了中國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的主張和思路,向世界展示了在全球氣候治理領域的“中國方案”。在亞丁灣、索馬里海盜頻發海域,中國啟動海軍護航行動,圓滿完成中外船舶護航任務以及敘利亞化武海運護航、利比亞撤僑護航、馬爾代夫緊急供水、也門撤離中外人員等緊急任務。中國廣泛參與地區和全球熱點問題的解決以及反恐、禁毒、維護網絡安全、應對氣候變化等國際合作。中國始終是國際責任和義務的承擔者,顯出“奉命于危難之間”的大國擔當。
面對挑戰,中國行動自信從容并將愈挫愈勇。面對開放和發展路上的挑戰,中國絕不畏難,以超強定力一一擊破。“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中國開放之路艱難崎嶇,從被炮火打開國門,到改革開放成為基本國策,再到中國的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制度進一步調整縮減。面對重重挑戰,中國以驚人的大格局、大氣魄、大手筆精心謀劃、開拓進取、攻堅克難。這一路的磨礪,讓我們更加堅信“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中國開放大門越敞越開,開放腳步越走越堅定,我們努力的方向是要使十三億多中國人民享受開放帶來的紅利,過上美好生活。中國始終是中華民族利益最堅定的維護者,擁有“會當擊水三千尺”的大國自信。
以和為貴,中國胸懷親誠惠容并將越發開放。和平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之一,和平是發展的基礎。親仁善鄰、親望親好、鄰望鄰好,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以和邦國、以諧萬民、和而不同,是中華文明歷來崇尚的理念。和平已經成為中國人民基因的一部分。中國堅持睦鄰、安鄰、富鄰,秉持親誠惠容的理念,不斷深化同周邊國家的互利合作、互聯互通,使自身發展更好惠及周邊國家。中國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和平解決國際爭端,主張大小國家一律平等,反對動輒訴諸武力,摒棄強權政治與零和博弈,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視為自己的神圣職責。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呈現“心底無私天地寬”的大國胸懷。
共贏共享,中國智慧點亮世界并將相輔相成。發展亦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之一,發展是共同的目標。不拒眾流,方為江海。中國正在形成開放新格局,兼顧中國和世界經濟大局,“引進來”“走出去”并重,“一帶一路”再出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以開放促改革和促發展。中國智慧在傳播中國理念、展示中國擔當、塑造中國形象的同時,也在引領和帶動世界走上開放、包容、均衡、合作、共贏、可持續發展的光明大道,中國智慧正在釋放越來越多的世界紅利,并贏得世界的尊重。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二者相互促進。中國始終是全球發展的貢獻者,盡展“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大國智慧。
物理學中有一種現象叫同頻共振,指的是當一處聲波與另一處頻率相同的聲波相遇時,會匯聚成更強的聲波振蕩。開放的中國和當今的世界恰能同頻共振、擰成合力,以和平為譜,以開放為槌,奏響新時代的最強音,這個美妙的音符就叫作:發展。
中國的發展,根植于亞洲、得益于世界,也將繼續造福亞洲、增益世界。回首過去,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開放、包容、自信的負責任敢擔當的大國形象日益鮮明;面向未來,放眼寰球,中國開放的力度將更大,惠及世界的程度將會更深。在開放之路上,中國必將不斷書寫新的篇章,鑄就新的輝煌。
作者:曉杉
(責任編輯:王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