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24日消息(記者白杰戈)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24日晚上八點半,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起的“地球一小時”活動第十次在中國舉行。十年來,越來越多的城市通過熄燈一小時的方式,呼吁社會和公眾提高環保意識。“地球一小時”越來越知名,但是,熄燈一小時的方式本身也遭遇過一些質疑,在新的傳播環境下要如何保持和擴大影響力?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中國首席代表盧思騁接受了中國之聲專訪。
盧思騁接受中國之聲專訪
“地球一小時”2007年在澳大利亞的悉尼第一次舉行,2009年被引入到中國,當年盧思騁作為嘉賓,在上海參加了那次活動:“我當時是在聯合國環境署當專家,在做上海世博會的環境評價報告,我被邀請到東方明珠塔上,看著外灘的那些燈,一個一個關掉,還是很震撼的!
十年來,中國的多個城市都在三月末的這個周六晚上參與熄燈一小時。盧思騁表示,與此相伴的十年,也是中國社會和公眾環保意識增強的十年:“中國應該是WWF在全球推動‘地球一小時’活動當中面最廣、參與度最高的其中一個國家,這也反映出中國的企業與民眾環保意識的逐步提高。你問大家辦公室里的紙會用雙面嗎?你會自己帶環保袋去購物嗎?回答可能不一定。但是如果你問大家愿意繼續活在霧霾的天氣當中嗎?愿意繼續吃被污染的水或者土壤中的農產品嗎?我想不會有人愿意的,F在的情況并不是非常理想,但是政府有非常大的力度去推動生態文明的轉型。”
不過十年來,“地球一小時”的活動方式也面臨過一些質疑,比如集中熄燈的實際節能效果、大量宣傳以及點蠟燭產生的額外碳排放等。盧思騁表示,質疑本身也是形成社會共識的必要過程,歡迎公眾一起討論:“關燈本身的儀式性很強,最大的作用并不在于關燈一小時能省多少電,而是在于通過這個簡單的,大家都能參與的行動,喚起大家的關注,并且能開始思考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調整哪一些生活習慣,從而更好地保護我們的地球!
把活動的時間概念從一小時,拓展到日常生活的每個小時,內容也不再只是熄燈,“地球一小時”今年就特別提出減少使用塑料等一次性用品,盧思騁解釋說:“這是大家近年來特別關注的一個全球的環境危機,如果按照目前的塑料污染的速度,大概到2050年,全球的海洋中塑料的總量會超過魚類的總量。其實非常諷刺的一點是,塑料是其中一種最耐用的物質,使用時間往往非常短,但是它本身卻可以存在幾百年。這種使用的錯配其實應該有更好的選擇!
十年過去,“地球一小時”會不會擔心新鮮感和關注度降低?盧思騁說:“我沒覺得大家有審美疲勞。這幾年來,我們每年在戶外獲取的公益廣告以及媒體價值都在增加。每年參與進來的企業,然后通過這些企業能夠接觸到的互聯網的用戶也都是在持續增加,比如手機移動客戶端就會把這些信息加入到他們的常規業務中去!
在今天打開一些代表新生活方式的手機應用,都能看到跟“地球一小時”相關的信息:共享單車和導航地圖倡議低碳出行,外賣平臺提醒少用塑料袋,電商就推廣綠色消費和循環利用。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的統計,地球一小時活動至今已經在超過180個國家和地區的7000多個城市開展。而盧思騁就表示,未來更關注的是影響到多少人的生活方式:“我也沒有再要求團隊去統計今年有多少城市參與進來,這個意義已經不是特別大了,更大的作用是在于有多少公眾有機會獲取到這些信息、這些靈感和這些鼓勵,讓他們愿意在這一個小時以外的日常生活中去養成這些可持續消費的習慣,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可以統計,我非常愿意去統計到底有多少人是因為‘地球一小時’的活動而改變了自己!
(責任編輯:秦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