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大遼寧代表團舉行的全體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于天敏(左三)就防止資本脫實向虛話題與同團代表交流。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景錄攝
金融機構的本質應當是為實體經濟提供資金支持。因此,在進一步加強金融監管、規范金融市場交易的基礎上,要對不同行業實施差別化信貸政策,扭轉銀行的風險偏好和信貸投向。銀行也有責任改變工作思路和流程,對不同類型的企業實行不同的標準控制,培育實體經濟發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并明確要著力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未來如何避免資本“脫實向虛”,讓金融活水更好地澆灌實體經濟之花?部分代表委員接受了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的采訪。
實體經濟面臨資金困境
近年來,我國經濟運行中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資本“脫實向虛”問題,大量資金流向股市、房地產等領域,以制造業為主的實體經濟卻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困境。
全國人大代表、廈門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教授潘越認為,資本過多流入房地產、股市等領域,只能帶來金融市場的短暫繁榮。一些實體經濟企業受此影響,可能也會把資金投向金融領域,忽視主業或科研投入。這樣一來,資金會在金融系統中“空轉”,從長遠看將導致經濟增長乏力。
全國政協委員、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公司副總經理謝衛認為,大量的資本“脫實向虛”,容易導致各路資本之間互相加杠桿和套利,不僅容易擾亂金融市場秩序,也將給我國解決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結構性矛盾和問題增加難度。
“資本‘脫實向虛’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全國人大代表、鄭州銀行董事長王天宇認為,金融機構的本質應當是為實體經濟提供資金支持。實體經濟興,則金融興。一旦資本“脫實向虛”,實體經濟和金融之間就會出現斷層。沒有了金融資本這一血脈的支撐,實體經濟的活力就會下降。一旦實體經濟的發展活力減弱,銀行對實體經濟給予資金支持的意愿也會隨之衰減,形成惡性循環。
“資本‘脫實向虛’是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的癥結所在。”全國政協委員、德勤中國副首席執行官蔣穎認為,在“脫實向虛”的金融環境下,實體經濟發展所需資金很難通過資本市場或銀行獲得,這就會導致實體企業陷入融資成本高、發展難度大的困境。
投資回報率下降是主因
不少代表委員認為,隨著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實體經濟中許多企業活力下降,投資回報率下降,這是導致資本“脫實向虛”的主要原因。
“銀行通過資本運營追逐利潤,哪里賺錢,資本就去哪。”王天宇代表認為,由于一些領域存在監管灰色地帶,資本為了躲避監管,實現監管套利,就會空轉套利,而不是進入實體經濟。
蔣穎委員認為,有些虛擬經濟投資項目盈利前景有限,但是項目估值虛高,尤其是被人添加“故事”元素后,站在了“風口”上,這類項目對資本的吸引力明顯強過傳統行業,這也導致資金更偏好于虛擬經濟。
謝衛委員認為,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結構調整升級期,實體經濟的部分行業景氣度相對較低,資本投資偏于謹慎,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實體經濟融資相對困難。
“近年來,受產能過剩、外需疲軟等因素影響,制造業的回報率持續走低。相比之下,房地產業和金融業的投資回報率較高,吸引了大量社會資金流入,許多制造業企業紛紛進入房地產行業和金融業。”潘越代表說,從另一個角度看,目前金融市場化程度提高,新興金融業態快速發展,但金融監管卻相對滯后,為資本“脫實向虛”提供了條件。
著力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改革完善金融服務體系,支持金融機構擴展普惠金融業務,規范發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機構,著力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代表委員們表示,防范經濟過度“金融化”只有綜合發力、多管齊下,才能引導金融資源“脫虛向實”。
潘越代表建議,未來仍然應該加強金融監管,規范金融市場的交易行為。考慮到金融市場對實體經濟“擠出”的根源是投資收益率的差異,簡單依靠行政手段抑制資產泡沫,恐怕難以實現資金從金融市場向實體經濟的流動。因此,應該在抑制金融市場泡沫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企業的融資難度,提高實體經濟盈利水平。
“一方面,要加強監管,規范上市公司行為,減少上市公司對于房地產以及金融行業的投資,使得資金聚焦主業,壯大實體經濟。另一方面,要切實降低企業特別是中小民營企業的融資成本。在保持流動性適度、可控的同時,對不同行業實施差別化的信貸政策,扭轉銀行的風險偏好和信貸投向。鼓勵企業之間資金融通,形成互惠互利的經營方式。借鑒國際經驗,建立專門服務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政策性金融機構。”潘越代表說。
謝衛委員說,目前我國大量的資金集中在銀行,銀行有責任改變工作思路和流程,對不同類型的企業實行不同的標準控制,培育實體經濟發展。
王天宇代表認為,國家應該繼續加大減稅降負力度,幫助實體經濟降低負擔,通過推行“放管服”,減少實體經濟發展的制度和交易性成本。如果實體經濟得到發展、投資回報率提升,資金將更多地流向實體經濟。此外,還可以探索建立銀行、中央、地方、企業共同承擔風險的風險分擔機制,使銀行更有動力為實體經濟提供金融服務。(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林火燦 周明陽 袁 勇)
更多報道詳見:將改革進行到底——2018全國兩會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