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6日訊(證券日報記者 李春蓮 專欄)近年來,我國分布式能源發展迅速,但在開發、并網、交易等環節還存在眾多瓶頸,亟需打破體制“玻璃門”。
3月15日下午,全國人大代表、遠景能源CEO張雷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是整個電力市場化的主力軍,電力市場化提了這么多年,但還是有很多障礙,但分布式恰恰是能打破這個瓶頸的。
他指出,電網企業對分布式接入,仍然參考集中式的管理辦法,沒有明確的流程規范和服務標準,也沒有并網業務辦理時限,接入效率有待提高。缺少針對分布式風電并網接入標準的專題研究和技術要求。以成本近800萬元的開關站為例,在集中式發電項目中分攤成本并不顯著,但在分布式場景中,投資商支付過多不必要成本。
而分布式能源有助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降低社會經濟運行總體成本。
“全國電價每降低一分錢,社會經濟運行成本就能降低100億元。分布式能源直接連接用戶,配網過網費核算成本很低,分布式能源的銷售價格會比較接近發電成本,能大幅降低實體經濟用電負擔,使中小企業有更多資金投入技術研發和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張雷還表示,以江陰臨港經濟開發區分布式項目為例,當地中小制造企業度電成本接近0.8元,平均用能成本約占整體運營成本的20%-30%之間。而該分布式項目度電成本在0.35元-0.4元之間,可大幅降低企業成本。
因此,張雷今年提交的議案是《打破綠色發展的體制“玻璃門”,讓分布式能源成為電力市場化的有生力量》。
他還表示,“隨著‘玻璃門’的打破,相關的規范和標準也確立后,主體會有更多的積極性,分布式交易也更暢通,投資回報率更加吸引人,分布式風電今年有望迎來爆發期”。
“電力市場化改革目前尚未體現分布式清潔能源的核心價值。各省在電力市場建設方案中均提出,在確保電網安全穩定前提下提升清潔能源比重。”張雷指出,但實際上,根據地方電力交易的規定,已經參與了全電量市場交易的企業,無法再購買分布式清潔能源。分布式發電不能就近賣給有需求的用戶,只能自發自用、余量低價賣給電網或白白棄掉,不利于分布式能源的清潔利用和能效提高。
因此,為了加快綠色發展,降低經濟運行總體成本,張雷建議,盡快落實可再生能源配額制政策,明確電力消費中的可再生能源占比;通過可再生能源配額制政策的實施,盡快讓中東部能源消耗大省承擔起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責任,催發地方分布式能源開發利用的能動性和緊迫性。
他還指出,預計今年可再生能源配額制政策會出臺,但僅僅有配額制還不夠,還要允許分布式能源廣泛參與市場化交易,否則的話只能自發自用。
“要優化電網接入技術標準,降低接入成本,提高接入效率。”張雷還強調,建議推動電網企業出臺針對分布式風電發展的接入標準和技術規范,降低目前高昂卻非必要的成本投入。簡化流程,明確分布式風電的接入條件、接入流程及電網的接入時限,切實提高分布式能源接入效率,提升分布式能源的市場競爭力。
更多報道請見 “將改革進行到底——2018全國兩會專題”
(責任編輯:馬先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