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有關部門多年來采取了諸多強有力的措施。其中,成立民營銀行既是落實普惠金融的重要抓手,也是補齊小微企業融資短板、完善現有金融體系的重要舉措。正處于探索期的民營銀行該如何補齊短板,更好地服務小微企業?
就這一問題,賽迪研究院中小企業所提出了4點建議。
第一,引導民營銀行承接政策性銀行批發貸款業務,不斷擴充資金來源。長期以來,國家開發銀行主要通過轉貸模式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目前,這一模式已取得積極成效。據此,建議引導民營銀行積極參與國家開發銀行轉貸業務,不斷擴充資金來源。
第二,支持民營銀行與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對接,擴大服務小微企業范圍。2015年9月份,中央財政通過整合資金出資150億元,建立總規模為600億元的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在該基金的示范帶動下,許多省市都開始設立地方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建議中小企業發展基金與民營銀行對接,將基金投資項目中有銀行信貸需求的企業推薦給民營銀行。一方面,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投資的項目經過層層篩選,均為發展潛力較大的優質項目,可適度降低民營銀行風險;另一方面,可通過這種方式將小微企業股權融資與銀行信貸更好連接起來,方便小微企業融資。
第三,鼓勵民營銀行積極開展投貸聯動,豐富服務小微企業方式。當前,民營銀行主要通過發放貸款為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服務方式較為單一。建議鼓勵其他民營銀行積極開展投貸聯動工作。具體來說,一是不斷擴大試點范圍,將其他民營銀行納入試點工作;二是總結上海華瑞銀行投貸聯動工作經驗,為其他民營銀行開展投貸聯動工作提供參考。
第四,定期開展考核,確保其服務小微企業的定位不變。由于民營銀行尚不成熟,主管部門為防范風險必然對其嚴格管理。這一方面有利于穩定金融市場,另一方面也限制了民營銀行快速發展。建議設置一套指標體系,一方面,通過考核機制引導民營銀行“不忘初心”,堅持特色化發展戰略,更好地為小微企業服務;另一方面,將考核結果作為對民營銀行政策支持的重要依據。尤其是要將小微企業貸款戶數、小微企業貸款金額等作為重要考核指標,考核結果作為增設分支機構、允許發債、享受稅收優惠的重要參考。(經濟日報記者李佳霖)
(責任編輯:張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