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憲法修正案專題記者會,邀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秘書處法案組組長、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沈春耀(中),法案組副組長、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鄭淑娜(右)就憲法修正案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經濟日報記者 李景錄攝
3月11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以無記名投票方式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
隨后,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的憲法修正案專題記者會上,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秘書處法案組組長、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沈春耀,法案組副組長、法工委副主任鄭淑娜,就憲法修正案的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沈春耀在記者會上表示:“我們參與和見證了一個重要時刻。”
憲法修正案嚴格按法定程序審議通過
沈春耀表示,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憲法的修改是國家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是利國利民的一件大喜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樣一個大背景下,我國法治建設取得的重大成果,也是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順利完成的第一項重要議程。憲法修正案的審議通過是嚴格按照法定程序進行的。
“據統計,共有2400多名代表在全團會和分組會上發表對憲法修正案草案的審議意見。憲法修正案經表決獲得通過,作為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同時作為大會秘書處的工作人員,我感到特別高興。”沈春耀說,這次憲法修改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把黨的十九大確定的重大理論觀點和重大方針政策,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國家根本法,體現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成就、新經驗、新要求,在總體保持憲法的連續性、穩定性、權威性的基礎上推動憲法與時俱進,完善發展。
沈春耀說:“憲法修正案的通過,必將有力地推動和保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有力地推動和加強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
實現國家指導思想與時俱進
在回答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憲法具有怎樣的現實和歷史意義時,沈春耀表示,憲法修正案的通過反映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創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局面,明確了在各領域、各方面一系列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沈春耀說,黨的十九大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這一系列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創新成果提煉概括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并且寫入了中國共產黨的章程,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
沈春耀說,我國憲法的一大特點是明確規定了國家的指導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根本的理論指引,其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在黨內外,在全國上下已經形成了廣泛的高度認同。在憲法關于國家的指導思想中,及時地反映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的最新成果,也是我國憲法制度發展的重要經驗。
充分體現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根本性、全面性、時代性
在回答記者關于充實堅持和加強中國共產黨全面領導有關內容的問題時,沈春耀表示,我國憲法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非常明確的、一貫的。這次修憲,在憲法的條文第一章總綱的第一條寫上“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在原有基礎上新的強化、深化和拓展,至少有三個方面的重大意義。
沈春耀說,將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寫入憲法,充分地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根本性、全面性和時代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沈春耀說,黨中央也多次強調這樣一個基本的立場,就是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包括修改憲法。黨領導人民實施和執行憲法。黨自身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
沈春耀表示,這幾年,在加強和推動憲法實施、維護憲法權威、弘揚憲法精神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舉措。比如,設立國家憲法日、實行憲法宣誓制度等。
“我們依據憲法很好地處理了一些重大問題,也積累了新的實踐經驗。在黨的領導下,堅持依法治國、依憲治國,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依憲執政,這沒有任何矛盾,沒有任何問題。”沈春耀說。
設立監察委員會是深化監察體制改革重要任務
此次憲法修正案所占篇幅最大的內容,是憲法第三章《國家機構》新增“監察委員會”這一節,與之相關的修改有11條。這樣的修改對于我國反腐敗工作有何意義?
鄭淑娜表示:“深化監察體制改革,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做出的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政治體制改革,改革的目標就是要整合反腐敗資源力量,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建立集中統一、權威高效的國家監察體制。其中有個重要任務,就是要設立監察委員會。設立監察委員會,涉及國家機構職權的重大調整和完善,需要做頂層設計,而頂層設計就是要在憲法中做出規定。”
憲法修正案對監察委員會的產生、組成、性質、地位及其工作原則、領導體制,與其他有關國家機關的關系都作出了規定。鄭淑娜說:“憲法修正案對監察委員會的規定為設立監察委員會,并為其依法行使職權、開展工作提供了憲法依據。這次大會還有審議監察法草案的議程,為制定監察法也提供了憲法依據。這些規定必將進一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深入開展。”
“三位一體”領導體制是治國理政成功經驗,有利于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此次憲法修正案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刪去現行憲法第三章《國家機構》第七十九條第三款“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中的“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
“這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沈春耀說,一段時間以來,尤其在黨的十九大文件的形成過程中,黨內外、全國上下一直有這樣的意見:黨章對黨的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黨的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憲法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都沒有作出“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的規定,憲法關于國家主席的規定也應該采取一致的做法。
沈春耀說,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解放軍領導人“三位一體”的領導體制,對于我們這樣一個大黨、大國來說,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最為妥當的。這是中國共產黨從長期執政實踐中探索和總結出來的治國理政的成功經驗。
沈春耀表示:“此次憲法修正案對第七十九條第三款的規定進行修改完善,是健全國家領導體制的重要舉措,有利于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有利于完善國家的領導體制,也有利于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入憲,四道防線保障法治統一
此次憲法修正案,對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予以了規定。這對地方治理有何重大意義?
鄭淑娜表示:“改革開放以來,地方經濟社會發生很大變化,目前很多地方城市規模相當大。根據最新標準,特大城市,即500萬到1000萬常住人口的設區市有87個,占30%;大型城市,即300萬到500萬常住人口的有82個,占29%;還有超大城市,即1000萬以上人口的,比如河南南陽、山東臨沂等。”
鄭淑娜說:“地方在管理規模大的地區時,特別是在推進城鎮化建設過程中,遇到了土地、人口、環境等錯綜復雜的問題。一些體現地方特點的法規,國家法律、法規以及省里的法規沒有制定,這就需要地方用法治來推動本地發展。根據新形勢、新要求,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完善立法體制,賦予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落實全會精神,十二屆全國人大在2015年召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對我國的立法法作了修改,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賦予所有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
鄭淑娜介紹說,經統計,通過這次修改,323個設區的市、自治州有了立法權。經過幾年實踐,已有595件設區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規。
立法主體多了,層級也多了,如何保障法治統一?對此,鄭淑娜表示:“我們在地方立法權當中設了幾道防線:第一,限權限,即對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和歷史文化保護三方面的立法權有一定限制;第二,不抵觸,即設區的市在制定地方性法規時不能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以及本省行政法規相抵觸;第三,報批準,即設區的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規要經過省一級的人大常委會批準;第四,報備案,即設區的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規要通過省人大常委會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備案。”(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曹紅艷 杜秀萍)
更多報道詳見:將改革進行到底——2018全國兩會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