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江蘇代表團舉行會議,審議憲法修正案草案。全國人大代表徐華勤(中)發言時說:“修憲合乎黨情民意,利國利民。”經濟日報記者 李景錄攝
深刻理解修改憲法的意義
張占斌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憲法只有不斷適應新形勢、吸納新經驗、確認新成果、作出新規范,才具有持久生命力。憲法修改,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和戰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是經過反復考慮、綜合方方面面情況作出的,目的是通過修改使我國憲法更好體現人民意志,更好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更好適應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憲法,確立其在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體現了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的統一,明確了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把“新發展理念”寫入憲法,有利于從憲法上確認這一重要理論成果,更好發揮其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對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指導作用。把“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寫入憲法,有利于在全體人民中強化黨的領導意識,有效地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工作全過程和各方面,確保黨和國家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憲法增加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貫徹了黨的十九大精神,有利于在全社會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在國家主席任職規定上作出修改,有利于堅持和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有利于加強和完善國家領導體制。憲法增加有關監察委員會的各項規定,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成果,貫徹了黨的十九大關于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部署。
對憲法進行適當修改,充分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體現了黨的主張與人民意志有機統一,對推動憲法與時俱進、完善發展,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有力保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對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廣泛動員和組織全國各族人民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而奮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作者系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
堅持民族性與世界性相統一
李 林 翟國強
此次憲法修改不僅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寫進憲法,而且充實了和平外交政策方面的內容,將“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寫進憲法。這是我國憲法堅持民族性與世界性相統一的具體體現,必將有利于正確把握國際形勢的深刻變化,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發展安全兩件大事,為我國發展拓展廣闊的空間、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我國憲法是立足中國國情和借鑒域外經驗的產物,既具有一般憲法的特征,更具有中國特色,是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一。因為,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憲法制度,也不存在適用于一切國家的憲法制度模式。每個國家的憲法都是由這個國家的人民決定的,都是在這個國家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長期發展、漸次改進、內生性演化的結果。
憲法作為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具有許多普遍概念和一般性特征。我國1954年憲法起草制定時,就運用普遍性憲法原理,借鑒了包括西方國家憲法在內的世界各國的憲法制度和制憲經驗。
我國憲法也具有民族性。中華民族有著深厚文化傳統,中華文明延續著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我國憲法確認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我國憲法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和中華民族的共同意志,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是確認和保障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并實現強起來的根本法,是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領土完整,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根本法。
我國憲法的民族性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而是兼具世界格局,關懷人類命運的憲法。我國憲法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堅持民族性與世界性相統一,必將為人類憲法文明的發展貢獻中國方案。世界離不開中國,中國也離不開世界。中國的前途是同世界的前途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堅持互利共贏開放戰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新時代我國憲法國際主義精神的集中體現。(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
兼具政治高度與法治高度
王 勇
憲法是人類社會政治文明的重大發明。憲法誕生后,內容總在不斷發展豐富。只有不斷適應新形勢、吸納新經驗、確認新成果、作出新規范,憲法才具有持久生命力。
我國現行憲法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根本法治保障,它是與時俱進,不斷發展的。1982年憲法公布施行后,根據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和發展,在黨中央領導下,全國人大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先后4次對其個別條款和部分內容作出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修正,共通過了31條憲法修正案,切實推動了憲法與時俱進,保持了憲法鮮活持久的生命力。
要充分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了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有了很多重大發展,取得了諸多重大成就,形成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黨中央決定對憲法進行適當修改,是經過反復考慮、綜合方方面面情況作出的,目的是通過修改憲法使之更好體現人民意志,更好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更好適應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
憲法修正案草案中,將“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寫在一起,確定其在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指導地位;明確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明確健全社會主義法治,實行憲法宣誓制度,增加設區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規的規定;充實完善我國革命和建設發展歷程的內容;充實完善愛國統一戰線和民族關系的內容;充實和平外交政策方面的內容,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充實堅持和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內容,明確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增加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修改憲法中國家主席任職期限的有關規定,加強和完善國家領導體制;增加有關監察委員會的各項規定,等等。可以說,憲法修正案草案既有政治高度,也有法治高度,充分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體現了黨的主張與人民意志有機統一,在推動憲法與時俱進、完善發展的同時,必將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作者系中央黨校憲法行政法室主任、北京黨內法規研究會會長)
全面依法治國的偉大實踐
莫紀宏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憲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核心地位,它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是一切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的基本行為準則。習近平總書記在首都各界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關鍵是依憲執政。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又進一步明確: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因此,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全面推進改革開放事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順利進行,把法治作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必須要高度重視憲法的基礎性保障作用。
現行憲法是一部好憲法,其所確立的一系列制度、原則和規則,確定的一系列大政方針,具有顯著優勢、堅實基礎、強大生命力,必須長期堅持、全面貫徹。憲法的4次修改,把黨領導人民取得的重大理論成就、形成的重要指導思想和取得的偉大成就及時通過修改憲法的方式寫入憲法,從而保證了各項事業的發展都獲得了充分的憲法依據。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法治工作,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為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黨的十九大又在一系列重大理論觀點、重要方針政策上取得了重要成果,特別是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憲法作為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體現,必須要及時和有效地反映黨的重要指導思想和重大方針政策變化發展的要求,在廣泛聽取社會公眾的意見基礎上,及時地做出修改。
現行憲法的第5次修改,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偉大實踐。通過修改憲法,及時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指導地位,賦予監察委員會憲法地位,完善國家主席任期任職制度等,可以使得憲法作為根本法更好地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服務,使得憲法具有與時俱進的品格,從而推動黨和國家事業不斷蓬勃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的法律基礎。(作者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憲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人大重慶代表團舉行會議,審議憲法修正案草案。全國人大代表楊帆(右一)精心準備發言稿。經濟日報記者 李景錄攝
全國人大代表李秀領:
維護憲法法律權威
全國人大代表、云南省委副書記、省委黨校校長李秀領認為,把“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載入憲法總綱,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在國家主席任職規定上作出調整,有利于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以國家根本法的形式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對于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具有重大意義。
他表示,完全擁護、堅決贊成此次憲法修改,這有利于進一步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弘揚憲法精神,自覺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置于黨章黨規和憲法法律約束之下,以實際行動維護憲法法律權威。(經濟日報記者 曹紅艷)
全國政協委員馬珺:
修憲體現發展進步
全國政協委員、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馬珺表示,憲法是治國理政的總章程,必須體現黨和人民事業的歷史進步,必須隨著黨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發展而不斷完善發展。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憲法,把黨的指導思想轉化為國家指導思想,是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蓬勃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國憲法完善發展的內在要求,有利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和執政基礎、為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馬珺委員認為,在憲法中增寫監察委員會一節,體現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有機統一,為國家監察法的制定提供了憲法依據,這將為取得反腐敗斗爭的決定性勝利提供憲法保障。(經濟日報記者 周 琳)
全國人大代表閻建國:
提供根本制度保障
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北京代表團審議憲法修正案草案分組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九三學社中央法律委員會主任、北京信利律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閻建國表示,完全贊同憲法修正案草案。
他認為,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憲法具有重大意義。憲法是維護國家和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通過修改憲法,把黨的十九大確定的重大理論觀點和重大方針政策載入國家根本法,體現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成就新經驗新要求,必將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憲法保障。
同時,他認為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寫入憲法總綱,有著充分的理論依據、實踐依據、制度依據,為堅持和加強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這有利于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沿著正確的軌道不斷前進。(經濟日報記者 祝惠春)
人大云南代表團舉行會議,審議憲法修正案草案。全國人大代表李梅(中)聚精會神聽取代表發言。 經濟日報記者 李景錄攝
干部群眾高度關注憲法修正案草案——
修憲是民心所向
江蘇省興化市供電公司老圩供電所職工孫貴書:修改憲法是保證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的頂層設計,必將加快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步伐。
天津市寶坻區群眾王宗征:修憲說出了人民的心聲,使國家根本大法更加嚴密和完善,對于領航新時代、統攬改革大局、引領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以及國家長治久安、增強人民福祉,具有重大意義。
深圳市展華實驗學校教師聶耀文:新時代呼喚憲法與時俱進。修改憲法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民心所向,是未來大計。
河北承德銀監分局干部李鳳文:修改憲法集中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的愿望。特別是增加監察委員會的內容,體現了國家在治理腐敗問題上的堅定立場和堅強決心,適應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充分體現了人民意志。
山東臨沭縣群眾李長瑞:修憲是民心所向,有利于國家長治久安,更多地造福百姓。
云南會澤縣待補鎮黨政辦主任劉志波:修改憲法是順應民意的體現,也必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力量。作為一名基層共產黨員,我將以憲法作為規范與引領,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憲法的各項規定上來,不折不扣落實憲法各項規定。(經濟日報記者 歐陽夢云整理)
更多報道詳見:將改革進行到底——2018全國兩會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