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9日訊(記者 韓秉志 專欄)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發展居家、社區和互助式養老,推進醫養結合,提高養老院服務質量。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吳凡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說,缺乏分層級的護理和康復體系,是目前我國醫養結合存在的一個斷點。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吳凡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韓秉志攝
“我們通過對居家養老進行調研發現,隨著年齡增大,老人會逐漸喪失勞動能力,生活照料和醫療需求也在不斷增加。但從干不動活,到生病住院,這是一個漸進而漫長的過程。”吳凡委員表示,居家的照護和康復服務既是老年人介于“健康”和“完全失能”過渡狀態的養老需求,又是銜接“養”和“醫”之間的橋梁與紐帶。在發達國家,有康復醫師、康復治療師和各種等級的護師,為居家養老的老人提供各種護理和康復服務。但我國目前尚缺乏分層級的護理和康復體系。
“探索建立分類別、多層次的居家護理和康復人員資質梯度,并開展規范培訓和管理,是解決居家養老康復需求的根本之策。”吳凡委員說。
吳凡委員同時指出,隨著農村家庭結構、人口流動等方面不斷發生變化,許多生活在農村的老人漸漸獨守空房,陷入無人照料的困境。而互助式養老的方法,將使許多獨居單身老人更好地融入社會大家庭。
“目前,農村互助式養老模式的探索和實踐,已經如雨后春筍在各地興起。互助養老模式的核心是鼓勵老年人自我參與,老人們有什么需求,彼此之間會有個照應。比如在農村,通過集體建房,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務等形式,以低齡老年人為高齡老年人服務、身體健康的老年人為患病老年人服務的方式,能夠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吳凡委員說。
更多報道請見 “將改革進行到底——2018全國兩會專題”
(責任編輯:馬先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