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4日訊 (記者 佘惠敏)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致公黨中央黨員、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邵志清帶來一份建議,建議在中小學教材中增加海洋國土內容,提升青少年海洋權益意識。
圖片說明:邵志清代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本報記者 佘惠敏攝
“不少人把960萬平方公里陸地面積當作我國全部國土面積,不知我國還有約300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邵志清代表認為,我國國民海洋意識與提升“海洋強國軟實力”要求相去甚遠。有關部門曾對北京、沈陽、大連等地10所高、中、小學調查,有近10%的被調查學生不知道我國的南沙群島在哪里,幾乎百分之百的學生都把960萬平方公里陸地面積當作國家國土面積。這種認識上的誤區,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大陸觀”的深刻反映,它已遠遠不能適應即將到來的“海洋世紀”。
“海洋權益意識模糊的情況普遍存在,許多人知道我國有遼闊的海洋資源,卻很少有人清楚的明白沿海主權國家除了12海里領海主權,還依法享有幾倍領海寬度的國家管轄海域及廣袤公海中的正當海洋權益。了解我國在美國夏威夷群島東南的太平洋海底擁有一塊7.5萬平方公里的大洋錳結核礦產開辟區的人,更是寥寥無幾。”邵志清說,這些資源和權益都是祖先留下的寶貴財富。
邵志清介紹,我國現行中小學教材中海洋知識非常有限,只在部分省份的地區或校本課程中涉及一些海洋地理、海洋災害、海洋現象等內容,必修課中沒有海洋國土基本知識相關內容。
與我國形成強烈反差的是,世界海洋強國極其重視下一代海洋意識教育。美國要求所有國民要進行終身海洋教育;英國在中小學“國定課程”中全面實施海洋教育;澳大利亞從幼兒園到大學都增設了海洋教育的課程;日本的教科書中寫道,“我們沒有土地和資源,但是我們有海洋”,海洋知識占教材內容比例不少。
邵志清代表建議,盡快組織修訂現行中小學教材,增加海洋國土知識;在地理課本中,增加海岸線、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大陸架、公海的地理認知;鼓勵中小學建立校外海洋意識教育基地,定期開展巡展、綜合實踐等活動;在有條件的省市,建設海洋權益博物館或在已有城市博物館中開辟海洋權益專區。
(責任編輯:秦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