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姜洋表示,資本市場監管的重要內容之一是穿透式監管,穿透式監管制度是我國資本市場向世界貢獻的“中國智慧”,也是防范金融風險的重要舉措之一。
姜洋委員表示,我國從醞釀到正式推行穿透式監管,大概花了10多年時間,國際、國內也從一開始的不理解到現在理解。2017年召開的國際證監會組織相關會議上,中國證監會作為受邀代表介紹了經驗,我國的做法被認為是真正的保護投資者利益做法,有利于防范資本市場的風險。
姜洋委員介紹,所謂穿透式監管,首先意味著賬戶編碼可以看穿。我國市場實施穿透式監管是基于我國的國情市情的做法。由于散戶股東較多、市場制度還在健全中,監管掌握單個客戶的資金和交易運行,可以對其形成威懾,使其不敢隨意操縱市場。而保護投資者,就要把市場“看穿”。真正的看穿,要看到每個交易者的行為。穿透式監管要求在交易所層面穿透到證券公司,從而看到證券公司背后的客戶,這種制度能使交易所具備一個強大的監測網絡,對有意操縱市場的人起到威懾作用,從而保護投資者利益。
姜洋委員談到,在滬港通、深港通運行的過程中,香港市場也認為穿透式監管有必要。目前,港交所方面跟滬深交易所已達成了協議,預計將在今年推出穿透式監管。
姜洋委員還表示,穿透式監管的另一個創新——期貨保證金安全存管監控制度,即以中國期貨保證金監控中心為基礎,實行期貨公司、期貨交易所、存管銀行三方數據核對為核心的信息監控制度,確保客戶保證金的安全。“這是中國資本市場建設者、創業者、改革者共同的智慧,是中國的經驗、中國的智慧。”(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周琳)
(責任編輯: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