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省遵義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陽溪鎮利民蔬菜合作社里,30多個社員忙著對蔬菜進行質量分級、張貼標簽、裝箱打包,最后搬到運輸車上。“這是本月第二批發往上海的蔬菜。”在現場協助管理的陽溪鎮黨委副書記夏吉春說。
“納(雍)威(寧)赫(章)去不得、務(川)正(安)道(真)嚇一跳”,一句順口溜道出貴州省這幾個縣前些年的基本狀況,地勢偏遠、基礎設施落后不說,“窮”就是它們的“代名詞”。
位于貴州省最北部的道真縣,就是其中“嚇一跳”的三縣之一。為促進村民增收,道真縣委、縣政府整合各方資源抱團發展,走出一條“農超對接”的路子,實現多方共贏。
在陽溪鎮陽溪社區石埡口蔬菜基地里,陽溪鎮陽溪社區村民高登權樂呵呵地說,“去年我流轉40畝土地,跟著合作社種植辣椒,除去人工、種子等,收入在10萬元以上”。
高登權所說的合作社,就是利民蔬菜專業合作社。在合作社的引領下,社區1152戶村民全部成為社員。
“市場有上級部門找,種植技術有黨小組的同志指導,我們只管種就行,這樣穩賺不賠的生意都不緊跟,那就是‘傻兒’”。村民高登科說。
為了增強蔬菜產業的市場競爭力,2017年5月,陽溪鎮陽溪社區居委會以市場資源入股、群眾以土地入股、貧困戶以“特惠貨”入股的方式,成立利民蔬菜專業合作社,社區支部在下設政策宣傳、技術指導、民生監督等7個黨小組加強服務的同時,還引導村民成立自我管理委員會,進行自治管理。
在該縣,像陽溪社區一樣,將市場資源抱團、土地抱團、社員抱團、基層組織抱團帶領村民大力發展蔬菜種植的各類專業合作社有30多個。
2017年4月,利民蔬菜專業合作社與重慶永輝超市有限公司簽訂4000噸蔬菜訂單。
2017年8月,道真縣政府與上海市商務委簽訂1萬噸蔬菜訂單。
“在政府的引導下,我們的蔬菜直接進入大城市的超市,根本不用擔心銷售問題。今年我要再流轉20畝地種植蓮花白。”說起今后的打算,高登權信心滿滿。
“因為我們種植的蔬菜每一棵都貼有‘身份證’,保證是全天然無公害產品,所以市場銷路很不錯。”蔬菜合作社副會長勾正江說。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該縣與上海、重慶、蘭州等商貿組織共簽訂了2.4萬噸的訂單,預計產值可達12億元,集體經濟收入可達6000萬元。經濟日報記者 王新偉 通訊員 申秋紅
(責任編輯: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