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看點:福建南平市在創新人才工作領導、管理體制和人才引進、激勵、培育、保障等方面打出了一套人才政策“組合拳”,以市場化、專業化、社會化方式搭建政府人才投入資金的融資平臺,進一步優化“引育留用”全鏈條人才生態,吸引人才聚集
5年內引進培育500名以上中青年骨干人才,儲備培養2000名以上專業技術人才;5年內培養和引進100名以上高層次產業人才(團隊),支持100家用人單位設立首席科技官,按用人單位實際支付薪酬的60%給予補助;5年內評選100名創業之星,一次性給予最高100萬元的資金支持……
2017年5月份,福建省南平市出臺《關于加強南平市人才工作的十條措施》及6份配套文件,內容涵蓋創新人才工作領導、管理體制和人才引進、激勵、培育、保障等方面,打出了一套人才政策“組合拳”,進一步優化“引育留用”全鏈條人才生態,吸引人才聚集南平。
以“實”舉措招才引智
南平市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專家服務基地、博士后工作站等平臺,引進高端人才。同時,將引資與引智有機結合,以項目為載體,引進一批創新人才和管理團隊
人才是推動發展的第一資源。南平市把人才投入作為效益最大的戰略性投資,設立市人才專項資金,每年統籌資金不少于2億元并保持年增長10%以上,成立市政府直屬全資或合資的人才科技投資開發公司,以市場化、專業化、社會化方式搭建政府人才投入資金的融資平臺。
為有效解決人才總量小、專業人才外流、高層次人才和基層人才緊缺等問題,南平市加大人才引進培養力度。
據介紹,南平市圍繞黨政專業人才儲備,借鑒福建省引進生的做法與經驗,面向國內外著名大學選拔引進碩士、博士18名;圍繞基層急需引進專業事業人員的問題,面向國內普通高校招聘344名優秀畢業生到鄉鎮事業單位工作;對于醫療衛生、教育等社會事業基礎人才“短板”,則通過直接考核聘用、“面試+考核”和定向委培等方式引進儲備人才。
“我們從山區實際出發,樹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來’理念,堅持柔性引才。”南平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羅志堅告訴記者,南平市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專家服務基地、博士后工作站等平臺,借鑒“星期天工程師”“假日專家”等模式,引進高端人才。同時,將引資與引智有機結合,以項目為載體,引進一批創新人才和管理團隊,以達到引進一個項目、帶來一批人才、培養一個團隊的目的。
位于浦城縣的綠康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和福建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骨干企業,建成了獸用藥物桿菌肽系列產品生產線、硫酸黏菌素系列產品生產線及食品添加劑納他霉素系列產品生產線。公司董事長賴潭平介紹,公司一方面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參與產品開發和項目實施,另一方面與湖北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上海醫工院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協同合作,開展系統基礎研究、項目對接和產業化開發等。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擁有專業化的團隊和設備,通過柔性引才與其合作,項目見效快,且投資少,尤其能夠減少企業在人員和設備等方面的投資,對于提升企業技術水平、開發產品和市場等也很有幫助。”賴潭平說。
以“活”機制聚才用人
南平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重點發展與資源稟賦相得益彰的七大產業,讓人才引進與產業發展相得益彰,做到人崗相適、人盡其才
南平市最大的特色是綠色,最大的優勢是生態,目前重點發展現代綠色農業、旅游、健康養生、生物制品、數字信息、先進制造、文化創意等與資源稟賦相得益彰的七大產業。
“南平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重點發展與資源稟賦相得益彰的七大產業,要讓人才引進與產業發展相得益彰,才能做到人崗相適、人盡其才。”南平市委書記袁毅表示:“為促進產業、科技與人才的融合發展,我們重點突出主導產業聚人才。”
光澤縣圍繞“中國生態食品城建設”人才優先發展戰略,突出以肉雞為主,水飲品、中藥飲片、魚制品為輔的“1+3”食品主導產業人才的聚引,實施“生態優先、人才聚城”計劃,使人才工作得到有效落實。
“全縣地處山區,區位劣勢明顯,吸納人才的載體、空間和引力有限。因此,我們既要落實好南平市系列人才政策,也積極探索山區人才工作方法。”光澤縣縣長趙大建說。
為向“中國生態食品城”建設提供重要人才保證,光澤縣發揮全國聯合型肉雞生產食品加工企業——圣農集團品牌優勢,牽頭多家食品企業引進具有知名公司工作經歷的企業經營管理人才30余人,并成立全縣首家院士工作站;推動圣農小鎮生態食品創客村、光澤和順國家級生態禽畜食品加工基地等基礎設施建設,吸引食品產業高端人才;推進“政校科企合作、產學研用融合”科技服務體系建設,開展“高校專家光澤行”,并與福州大學、武夷學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不斷為食品產業輸送人才。
以“優”環境留人育才
引進人才,還要留住人才。南平市實施人才“安居工程”,提供多種人才住房保障形式。此外,還探索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
人才引得進、干得好、留得住,發展環境尤為重要。南平市聚焦人才關心的住房問題,實施人才“安居工程”,按照人才層次類別,分別提供人才公寓、租房補貼、人才獎勵房和購房補助等4類人才住房保障形式,并相應建立高層次人才子女入(轉)學、隨遷配偶就業、醫療保障等制度,解決人才后顧之憂。
畢業于福建中醫藥大學的碩士研究生魏厚泉,是武夷山市立醫院2017年引進的中青年骨干醫生。得益于南平市實施的人才“安居工程”,他在當地免費獲得了一套人才住房。
“對于像我這樣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免費提供人才住房等利好政策能夠有效地緩解生活壓力。而且,這里距離我的家鄉政和縣很近,生態環境優越,經濟發展較好,也讓我對未來充滿期待。”魏厚泉說。
在讓人才留下來的同時,南平市還探索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其中,武夷山市立足旅游、茶業等重點產業發展需要,發揮高校資源開展旅游行業從業人員、茶評師、茶藝師等培訓。在培養茶產業技能人才方面,推行現代“師帶徒”培養模式,教授傳統制茶技藝,并改進產業人才評價方式,建立以賽代評、以賽促評的技能人才培養評價模式。2017年,武夷山市舉辦各類制茶能手大賽、斗茶賽和評茶賽等30余場次,評審授予各類評茶師、制茶師100余人,為人才提供展示精湛技藝、脫穎而出的舞臺。
引才、育才、留才、用才……伴隨著各項人才政策落地見效,2017年南平市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21名(個),新建院士工作站、企業研發中心、技能大師工作室等人才載體30個,引進碩士以上高學歷人才313名,新增高技能人才3524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薛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