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留住年輕人
記者 寧迪 李晨赫 實習生 張蘩一
28歲的陳玉峰最近開始琢磨買房的事兒。因為,他成了“新北京人”。4月初,北京市新出臺的“共有產權房”政策中,有了專門配給“新北京人”的房源。
幾乎在同一時間,石家莊小伙兒秦儉和愛人“搖上”了燕保·高米店家園的公租房。如今,他們已告別了合租生涯,有了自己的50多平方米。雖然是租的,但是有了獨立的空間,再也不用擔心房東隨意漲價,或是在一個偌大的城市輾轉流離。
類似的變化也在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發生。雖然房價依然冰冷,但這些城市的溫度卻在增加。
資料圖:北京公租房項目現場排隊辦理公租房登記的隊伍。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5年來,政府調控樓市的思路一直在變,但“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條主線卻日漸清晰。
今年3月,北京推出“3·17”新政——“史上最嚴”的限購政策。多地隨后響應,抑制住房市場過度投機的戰役全面打響。
與此同時,租房市場的規范發展也在提速。今年5月,住建部向社會公布《住房租賃和銷售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7月,上海從供給端發力,公開出讓位于浦東新區張江南區和嘉定區嘉定新城兩幅租賃住房用地,提供1897套房源,明確“只租不售”。廣州明確保障“租購同權”,賦予符合條件的承租人子女就近入學等公共服務權益。
租房市場的變化,讓年輕人看到希望。長租公寓把出租房進行改造,讓年輕人可以住在相對穩定并有時尚感的公寓里。成都的張勵凡說,“以前房租都是押一付三,現在有的公寓可以月付,幫年輕人減壓。”
在北京5年,陳玉峰搬了3次家,現在他也住進了長租公寓。“合同里不會藏貓膩,而且裝修環境比較好,省心。”
怎么能讓年輕人在租房上負擔小一點、保障多一些?一些城市不僅出臺政策,甚至給出了真金白銀。2016年,深圳市面向落戶本市的歸國留學人員提供租房和生活補貼。
陳漫(化名)和男友開始心動。回國后,他們在深圳市羅湖區租了個一室一廳的房子,月租金3500元。有了政府補貼,房租不會成為太大壓力。
建設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的政策接踵而來。
8月,國家確定在北京、上海、沈陽等13個城市開展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并制定了《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方案》。這意味著,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將可以入市,可租房源的供應有望大幅增長。
雖然政策的見效、租賃住房供應的增加,還有待時日,但一些生活在大城市里的年輕人已經開始憧憬。“不管是租購同權、還是共有產權,都需要更多的細化和保障”,在北京學習工作十多年的付強,期待這些實惠,能真正落地。
(責任編輯:孫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