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看到國家扶持口岸經濟發展的好政策接連出臺,決定在龍州口岸投資建廠,做堅果加工。
龍州水口口岸是國家批準的進境堅果指定口岸。這里進口的堅果品質好,又有稅收優惠政策,與其他地區相比有18%至40%的成本優勢。2014年,龍州縣加快水口邊貿加工扶貧產業園建設,投資建設1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采取“免三減二”政策(即全免入園企業前三年租金,后兩年租金減半收取),吸引企業入駐。
我們想,如果在水口辦廠就近加工,不僅廠房不用自己蓋,還節省了運輸成本,利潤肯定不差。
2014年初,在政府投資建設的基礎上,我們又籌資1000萬元,建設了3000多平方米廠房。一期項目于2015年6月份投產,當年就實現3400多萬元產值。
工廠投產后,政策“大紅包”一個接一個,我們真是趕上了好時候。投產第一年,企業就可以享受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政策優惠,免征企業所得稅98萬元;下一步,企業還可以享受國家西部大開發減稅優惠政策,每年約減稅110萬元。
今年國家出臺了六項減稅新政,對我們來說又是一個政策“大紅包”。從今年7月1日開始,新政策對農產品深加工企業購入農產品維持原扣除力度不變,我們公司可以繼續享受政策利好。此外,交通運輸行業納入“營改增”后,我們進購原料和往外銷售的運輸成本下降了,每年可以節省18萬元。
在創業過程中,我切實感受到了政府部門服務效率的提高。由于我們加工的堅果大多數是從邊民手里采購,邊民無法提供農產品銷售普通發票,我們一年高達幾百萬的進項無法抵扣,增加了企業負擔;要拿到發票,就必須引導邊民到30多公里外的縣城稅務機關代開,工作量很大,來回跑也很麻煩。
2016年8月22日,龍州縣建成水口口岸互市二級市場國地稅聯合辦稅大廳,服務前移,方便了邊境企業和邊民,也解決了進項抵扣的大難題。
2016年,我們的銷售收入1.03億元;2017年上半年,銷售收入0.8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4倍。項目也帶動了當地居民增收。僅這一個項目就提供了100個固定工作崗位,居民在家門口上班,一天就有80元左右的收入,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經濟日報記者 童 政 周驍駿整理)
(責任編輯: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