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毛食品”是指“辣條”、“辣片”等調味面制品,價格通常在5角至1元之間,因口感濃郁、價格低廉深受孩子們的歡迎,但是這類食品在生產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前不久,北京市食藥監局公布了對“五毛零食”的檢測結果,在抽查的54個調味面制品、43個調味豆制品中,呈現“脂肪”、“鈉”和“甜蜜素”“三高”的結果,這對少年兒童健康成長十分不利。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5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5.0%的受訪者認為身邊孩子食用“五毛食品”普遍來路不明(67.0%)、過量使用添加劑(63.6%)和油鹽糖等調味品過多(62.5%)是受訪者認為“五毛食品”存在的主要問題。70.1%的受訪者建議執法部門加強日常巡視和檢查。
75.0%受訪者認為身邊孩子食用“五毛食品”普遍
家住北京順義的王芬芳有個8歲的女兒,平時她不讓孩子吃“五毛食品”。“我很少給孩子買‘五毛食品’,也不鼓勵孩子吃,對健康不好”。
“平時在家無聊或外出旅行時,都會習慣性地把‘辣條’當零食。”在吉林上大學的黃睿會在閑暇時吃一些“五毛食品”。
調查顯示,13.6%的受訪者經常購買“五毛食品”,55.8%的受訪者偶爾購買,27.1%的受訪者從不購買。
雖然不主張孩子食用,但王芬芳表示身邊的孩子大多比較喜愛這類食品。“一到放學,孩子們就會涌入校園外的小賣部。三五個孩子人手一袋辣條,吃得津津有味”。
數據顯示,75.0%的受訪者認為身邊孩子食用“五毛食品”普遍,17.6%的受訪者認為不太普遍。
小賣部(79.6%)是受訪者認為孩子們購買“五毛食品”的主要地點,其次是流動攤位(58.3%)。此外還有超市(26.0%)和網絡(7.8%)。
談及辣條吸引人的地方,黃睿認為,價格和口味是重要的兩點。“通常來講這類食品都比較便宜,對很多小孩子來說不會有負擔。小孩也不會像家長那樣注意食品的配方、用料,只要味道好就會喜歡”。
調查中,65.4%的受訪者認為價格便宜是辣條深受孩子喜愛的原因,55.1%的受訪者認為是味道好。此外還有顏色鮮亮(51.2%)、外觀奇特(46.4%)和包裝新穎(20.4%)等。
受訪者指出“五毛食品”存在來路不明、過量使用添加劑等問題
“有一次,看到孩子放學后手里拿著一包辣條,我就嘗了一口,味道特別辣也特別甜,覺得很膩,感覺里面添加了很多油和糖。不僅如此,辣條的外包裝還破了,蹭了我一手油。孩子正在長身體,總吃這些食品肯定不好。”王芬芳說。
民調顯示,84.0%的受訪者認為“五毛食品”對孩子的身體影響大,其中36.0%的受訪者認為影響非常大。具體來看,來路不明(67.0%)、過量使用添加劑(63.6%)和油鹽糖等調味品過多(62.5%)是受訪者認為“五毛食品”存在的主要問題。另外還有:生產過程存在衛生問題(57.3%),原料劣質,沒有保障(51.6%),包裝簡單粗糙,不合要求(31.2%)和過量食用影響正餐(31.0%)等。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五毛食品”主要存在三大問題。“首先,這類食品口味太重,影響孩子的食欲,導致他們吃別的食物時覺得不香。過量食用帶有咸味和香精的辣條,會導致孩子營養攝入不均衡,進而影響生長發育。其次,一些生產‘五毛食品’的黑作坊來路不明。超范圍、超劑量地濫用添加劑,甚至使用非法添加劑,尤其是超量使用合成色素類,久而久之可能會對孩子健康造成不良影響。最后,辣條等‘五毛食品’是高油、高鹽的代表,不是一個好的零食選擇,非常不適合孩子經常吃,只能是限制級的食品”。
“小孩子們對食品沒有什么辨別能力,味道好就會受歡迎,所以學校和家長得多教育孩子。另外我覺得,需要對校園周邊的小賣部加強查處,不能讓這些食品流入孩子口中。”王芬芳希望加大查處力度、集中整治“五毛食品”。
談到治理“五毛食品”,朱毅認為生產不合格食品的小作坊首當其沖。“辣條等‘五毛食品’之所以非常受歡迎,主要是因為便宜。一些生產者為了降低成本,就會選用劣質食材、濫用添加劑。很多小作坊都在城中村非法生產,而且經常和執法人員打游擊,給執法人員增加執法難度。對此,相關部門可以加大抽檢頻率,嚴厲懲罰不合格的小作坊。”朱毅還認為,應該幫扶小作坊的合法生產。“小作坊備案制可以有效地幫助小作坊生產食品。給小作坊制定細致的生產規范,落實進貨檢驗記錄制度、食品添加劑使用備案制度。讓小作坊知道應該生產什么、怎樣生產”。
黃睿認為,治理“五毛食品”不是要徹底消滅“五毛食品”。“我覺得應該從根本上讓這類食品變得更干凈更衛生,而不是讓它們消失。畢竟很多80后、90后把這些食品當作童年的記憶”。
治理“五毛食品”,70.1%的受訪者建議執法部門加強日常巡視和檢查,66.9%的受訪者建議提高零食的生產門檻,對生產商嚴格審核,59.4%的受訪者認為要提高對問題作坊的懲處力度,還有46.8%的受訪者建議學校和家長教育孩子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實習生 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