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4日訊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于3月14日上午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副局長兼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孫大偉、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主任田世宏就“質量提升”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圖為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中國經濟網記者秦靜 攝
中國食品安全報記者:
在本月初,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今年首輪未予入境的食品和化妝品的名單,共有403批次的產品是被拒絕入境的。我國目前進口的農產品和進口食品,無論是種類還是數量都日益增多,其安全問題也是國內消費者普遍關注的。剛才支局長在表述中也提到了進口食品的質量問題,請您具體講講質檢總局會采取哪些措施來保障我國進口農產品和進口食品的質量安全?謝謝。
支樹平:
非常感謝你關注食品安全。我們是主管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的部門。食品安全非常重要,大家都說那一句話“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說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所以食品安全是須臾不可放松的。習近平總書記曾經用“四個最嚴”對食品安全提出要求。我們國家也出臺了食品安全法,而且又進行了修訂。現在我們在食品安全上講“三個嚴”,就是“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我們質檢總局現在建立了符合國際慣例、覆蓋“進口前、進口時、進口后”三個環節的全過程監管的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大家記住這三個環節,就對進出口食品安全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
第一,進口前的源頭監管。境外地區要把食品進到中國,我們要對他們的食品管理體系進行評估,就是是否能夠保證進到我們國家的食品安全。國際上不管大國、小國也都是這樣做的。我們對境外要進到中國的企業實行注冊,對進出口商進行備案,還要求附出口國家(地區)的官方證書。這樣的話,就把監管的源頭伸到境外去了。現在已經有178個國家和地區,8大類2000多種進口食品獲得準入。對89個國家和地區共16000多家食品企業實行注冊。進出口商就更多了,對12萬多家境外出口商和3萬多家境內進口商實施了備案。
第二,嚴格進口時檢驗檢疫。進口食品到了口岸要進行現場查驗,要抽檢送實驗室檢驗。發現問題,進行風險監測預警。這樣就筑起了風險防控的“防波堤”。對不合格的食品,該銷毀的銷毀,該退運的退運。
第三,嚴格進口后監管。食品進來以后還要跟蹤監管,把“最后一公里”把住。現在建立了食品進口銷售記錄平臺,僅2016年就已經錄入了55.9萬多條信息,其中對352家境內外企業列入不良記錄企業名單。這樣對進出口食品可以做到“源頭可追溯、去向可追蹤、產品可召回”。下一步,我們還要加嚴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保證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在口岸上筑起一道堅強的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