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3日訊(記者 袁勇) 隨著《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方案》頒布實施,全國固定污染源管理進入到了新的階段,如何對固定污染源實施全過程管理和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實現系統化、科學化、法治化、精細化、信息化的“一證式”管理,成為新時期的環保重點工作之一。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夢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錢月寶表示,從過去幾年全國各地的環境信息化情況來看,現有信息系統的設計整體功能相對單一,所采集的數據價值有限,各項問題已凸顯,“當前環境管理是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目標,而大部分環保信息系統的設計僅能滿足單項報表的填報,未建立企業排污全程管理的業務邏輯和數據邏輯,無法支撐‘強化事中事后監管’的業務需求。此外,大部分地區的在線監控系統仍以控制單一的濃度指標為主,以超標預警為主要功能,沒有與排污許可證制度進行有效銜接,沒有建立閉環的管理體系,導致無法真正控制污染排放。”
錢月寶代表還認為,由于企業申報周期長、數據無校驗、數據同步交換等問題,導致統計數據準確度差,很難為環保管理提供科學決策支持。“從我們調研的情況來看,環保管理部門非常期望從大量的日常業務數據中,提煉、挖掘有價值的信息,既能統觀全局,也能查清細節,真正為環境管理提供輔助決策。”
錢月寶代表建議,應建立基于大數據的企業環境行為采集評價體系。“基于企業的各類環境保護或環境污染行為,構建企業排污行為監管數據庫,納入在線監控、排污收費(稅)、監察執法、環境統計、排污許可證等一系列業務數據,結合社會輿情、市民評價等客觀數據,繪制企業環保畫像,發現潛在問題名單,預判異常排污行為。”
她還建議,在污染源在線監控的基礎上,推行企業排污進度智能管控技術。同時,依托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實行污染流量調度機制,按季節、按區域分配濃度和總量指標,讓排污許可證、重污染天氣保障、重大活動空氣質量保障等制度措施可執行、可落地、可檢驗。
《環境保護稅法》將于2018年起實施,污染物的排放量將作為計稅依據,錢月寶認為,這必將對企業排污數據采集的準確性和真實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環保亟需參照‘稅務稽查’的做法,構建對企業污染排放數據進行定期檢查和監督的制度。更為重要的是,要建立環境領域的‘反欺詐’算法模型,依靠大數據分析,堵住環保數據漏洞。”
(責任編輯:張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