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1日訊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于3月11日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副部長辛國斌和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張峰就“推進實施‘中國制造2025’”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圖為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中國經濟網記者 秦靜 攝
臺灣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工商時報記者:
工信部過去幾年積極推動兩岸產業界合作,在未來“中國制造2025”,兩岸不管是在科技還是工業,有哪些重點領域可以進行密切合作和交流?第二,工信部大力推行半導體發展,在財政和政策上都給了很大的支持。去年,大陸紫光集團在臺灣收購力成和南茂上市公司半導體業,因為某些原因受阻而破局,我想了解這會不會影響之后兩岸在半導體產業的合作和交流,我想了解一下部長您的看法?謝謝。
苗圩:
兩岸之間產業協同發展,在過去的30年當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主要是臺灣的一些企業在中國大陸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以后,進入到大陸來發展。我了解很多的企業,在大陸發展的都很好。兩岸之間產業有競爭性,但是更多的還是互補性。臺灣在一些細分領域中,產業還是有很大的優勢,比如你剛才提到的半導體產業,臺灣有很大的優勢。大陸也在發展信息產業,信息產業發展包括其他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半導體芯片,所以我們還是繼續歡迎、支持臺灣產業到大陸來發展,來分享我們發展的成果。
在這方面,我了解到,去年比如像臺積電已經在南京建設了新的項目,目前正在建設過程中,還有其他的企業在福建都有一些新的項目加緊建設,在未來的一兩年之內很可能就會投產,實現產品銷售。在這方面,我們一直是鼓勵的,支持的,在政策上也是一視同仁的,沒有任何的歧視。
至于你提到的清華紫光想收購臺灣的半導體產業,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成功,這完全是企業和企業之間的一種行為。當然,我們希望開放將來是雙向的,不是單向的。我們既鼓勵和支持臺資企業繼續到大陸來發展,同時臺灣也應該對大陸企業進入臺灣,持一個更開放的態度。這樣兩岸之間產業攜起手來發展,對兩岸經濟都是有好處的。所以,借這個機會,我們也想表明這么一個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