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0日訊 (記者 王晉)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提高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推進醫保信息聯網、全面啟動多種形式的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等。小組討論會上,人大代表熱議健康中國,氣氛熱烈。
“咱們這個組醫藥系統的多,我想說說健康中國。我認為,關鍵是要以城鄉統籌為抓手,制定相關規劃,并加以實施。健康中國要落地,必須有工作方案,有時間表、路線圖。”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才利民呼吁,建設健康中國的短板在基層特別是農村,醫療資源要向基層傾斜。“現在,鄉鎮一級醫療醫護人員資源不足,黨委政府應該解決好這個問題。一方面,要壯大基層醫護人員隊伍,衛計委、教育、人社等部門要聯動,多管齊下,整合各種政策資源,集中發力,另一方面,以城帶鄉,大醫院通過巡診、會診、遠程診斷等方式,讓農村享受更好的醫療服務。“
他感慨地說,“我到大醫院調研,一個齊魯醫院、省立醫院,一天門診1萬人,加上住院、陪護的,每天有2萬多人,人擠人。為什么這么多人要到大醫院,還是因為下面的醫療條件不行,要想辦法把患者吸附在當地。“
“這說到了點子上。有個奇怪的現象,一方面基層缺大夫,另一方面,我們花費多年時間培養出來的醫學院畢業生,有的寧可改行,也不愿意到基礎當大夫。“山東省濱州醫學院期刊部主任劉鳳代表插話。她建議,以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形式,提高基層醫護人員待遇,讓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醫改是個世界性難題。這些年,我們的醫改取得了不小成績,也得到了世衛組織的認可。但醫療問題社會關注度高,百姓期望值高,與百姓的期待相比還有差距。城鄉之間、區域之間,衛生和健康資源差異大,這個問題仍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仇冰玉分析,“醫學院畢業生為什么不愿下去?一是待遇低,二是職稱晉升受限,三是職業發展前景受限。到基層特別是鄉鎮去,條件更艱苦了,業務水平提升慢,職稱晉升相對困難。同一所大學的畢業生,留在大城市醫院與到基層醫院的水平、收入有天壤之別。”他舉了三個數字,在綜合性醫院,副高以上職稱的大約在四分之一,在社區醫院,這個比例是十分之一,而在鄉鎮醫院,這個比例只有三十分之一!
仇冰玉代表說,2014年,國家衛生計生委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的指導意見》。從2015年起,全面實施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要成為住院醫師,畢業后必須接受為期3年的規范化培訓。這將有效提升基層醫生的執業水平。今年初,山東省7部門下發《山東省醫學生免費教育工作實施辦法》,要求今年省屬醫學高等院校實施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教育。免費醫學生為5年制本科生,畢業后將到鄉鎮衛生院從事醫療工作,時間不少于6年。他告訴《經濟日報》記者,“2016年8月,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指出,堅持正確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并重,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我理解,這就要求各級黨委政府要把健康中國建設當成重要工作,大家都要關注,共同努力解決問題,分享建設的成果。通過政策引導,將來鄉鎮醫療資源將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