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9日訊 3月9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肖亞慶、副主任張喜武、副主任黃丹華和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就“國企改革”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圖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肖亞慶,中國經濟網記者劉瀟瀟 攝
經濟參考報記者:我和很多媒體一樣,我們報紙也非常關注國企改革的一些新進展。在這里,我有兩個問題請問肖亞慶主任。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我們有哪些重要的改革舉措,特別是國資委在推進頂層設計落地方面有哪些突破?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快推進國企改革,在2017年的改革重點是什么?國資委是否還會出臺一些具體的措施來推進這項改革?謝謝。
肖亞慶:謝謝你的問題。過去的一年,國資委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的決策部署,我們一手抓政策的完善和具體化,一手抓改革實踐的推動。
比如在層層落實上。國資委會同有關部門在具體規章和具體方案上一共出臺了38件。再比如我們在中央企業改革上,去年初在集團層面推進十項改革試點,2016年在集團層面基礎上逐漸深入到二級、三級到基層,層層落地推進改革。從全國的范圍來看,全國各省市、自治區抓改革的熱情很高、很實,一共出臺了760多項具體方案和具體舉措,開展了200多項試點。應該說成效是顯著的。還有一些改革是由點到面,比如企業特別是老企業“三供一業”的剝離,在前幾年試點成功的基礎上,去年已經在全國推開。
再比如在改革當中大家關注的一些重點領域和難點問題,也取得了很多突破,也有很多成效。比如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董事會選聘經理人,有的董事會直接選聘總經理,有的選聘副總經理,在一些企業有成功經驗。再比如在改革過程中,進一步推動中央企業重組,使得資源進一步優化。寶鋼和武鋼為代表的中央企業重組,不僅去了產能,質量和效益提升了,結構在進行優化。去年改革中,值得一提的是“瘦身健體”,中央有明確要求。中央企業減了2730個法人,數量是不小的。這些法人的去除使管理層級縮小,更使管理穿透能力進一步增強。還比如去年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逐漸顯現,率先超額完成了去鋼鐵、去煤炭的產能任務。同時,在其他一些改革上也在逐步推進。
當然,改革絕非一蹴而就,也不能畢其功于一役,需要持續不斷地久久為功,才能取得成效。所以具體到2017年,在幾個方面要實現突破或者有新的一些舉措。
一是加強國有資產監管。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督的責任是很大的,所以要在監管的系統性、有效性、針對性上下功夫。
二是要強化風險控制。改革就是要奔著問題去,哪兒的問題多,就優先改哪兒,有什么問題就改什么。控制風險是我們貫徹落實穩中求進總基調的根本保證,2017年要進一步加大風險管控力度。
三是要深入推動中央企業的重組。我記得大家也多次問國資委,從中央企業層面看發展歷程,有的一個企業有幾十個專業,有的一個專業又有很多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所以,圍繞凝聚力量、結構調整,在鋼鐵、煤炭、重型裝備、火電等方面,不重組肯定是不行的。
從2017年各項工作看,要落實這些改革任務,還需要激發企業內生活力,需要我們抓經驗、抓典型、推而廣之,也需要我們在實踐當中根據改革的推進發現一些問題,不斷地解決問題,更需要我們針對改革的目標、任務和改革實踐中發現的一些問題,一個一個解決,一件一件完善。這樣,通過我們不懈地努力,力爭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