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9日訊 3月9日上午,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5位全國政協委員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點任務,就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提高醫療公共服務水平、以創業帶動就業、推進養老服務、持續加強節能環保和生態建設等回答記者提問。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保險學會會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副部長胡曉義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應對老齡化要做好全職業周期的養老準備。
圖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保險學會會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副部長胡曉義。中國經濟網 秦靜 攝
胡曉義說,養老保障問題確實是一個重大的民生問題,不光關系到當下的民生,還關系到今后幾十年的民生。我也注意到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就是人口結構變化的數據,我心里算了一下,去年比前年60歲以上人口增加了886萬人。這是什么概念?每天增加24000人,幾乎不到4秒鐘就有一位人士進入到60歲以上的階段了,也就是說,老齡化的腳步越來越清晰,老齡化的鐘聲越來越緊迫。我作為一個長期從事社會保障工作的專業人員,對這一點覺得還是應該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視。
我履職政協委員的職務4年以來,提了4個有關老齡化的提案,都得到積極的回應。當然我也知道,老齡化問題牽動著中國社會每一個家庭的神經。關于這個問題,我有幾點看法。
第一,大家還是要認識到,老齡化是社會發展進步的標志之一,不是洪水猛獸。迄今為止,我們人類所有有關人體的科學、發明都是指向延長壽命的,沒有一項科學發明是想縮短人的壽命。實際上我們也做到了,“十二五”期間,我國人口預期壽命平均增長了1歲,大家都希望自己健康長壽,現在我們做到了,孔子說“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所以,我們首先應該把這看成是一件好事。
第二,當然老齡化確實給我們提出了很多重大的挑戰。挑戰是全方位的,僅僅從養老保障這個經濟生活保障來說,我們也看到了巨大的壓力,人社部公布了很多數據我就不重復了。得出的結論是,就當下而言,我們養老保險基金是收支平衡略有結余,我相信這個結論是科學的,是符合實際的。
但是,也確實存在兩個突出的結構性矛盾:一是橫向上,養老基金的地區分布不平衡,有的地方出現了當期支付的缺口。二是縱向上老齡化加劇,我們未來養老基金支付的壓力可能會越來越大。這兩個挑戰都是嚴峻的。
第三,我們是有準備的,有條件、也有能力妥善應對老齡化的挑戰的。因為現在全社會已經形成了這樣的共識,政府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這些措施是有針對性的,包括實施全民參保計劃來擴大覆蓋面,改善撫養比,包括進一步提高基金的統籌層次,在更大范圍內化解地區間不平衡,進一步完善繳費和待遇支付的政策,讓群眾更加了解多繳多得的機制,用我們的話說,就是不要等到臨近老年了,才想到生活怎么保障的問題,而是要做一個全職業周期的養老準備。也包括我們要增加外部的資源供給,增加財政投入,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會保障基金,還有通過投資運營來增加收益等。所以,我想招數是有的,辦法是有的,現在關鍵是落實。
第四,應對老齡化這件事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大家期待政府做更多的工作,政府也責無旁貸,這件事關系到每個人、每個家庭,需要共同努力、群策群力。過去的20多年,我們在非常薄弱的基礎上建立起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引起了全世界矚目。去年,在巴拿馬召開的國際社會保障大會上,中國政府獲得了社會保障全球杰出貢獻獎。我想,這個榮譽不是哪個人、哪個部門,而是中國政府的。我念幾句頒獎詞:“眾所周知,中國已經崛起為強大的經濟體,相比之下,中國的社會保障方面取得的成就并不那么為人所知,然而這些成就并不比其經濟成就遜色。當我們報告全球社會保障擴面所取得的進展時,一個重要部分歸功于中國。過去30年中,全球極端貧困減少的72%歸功于中國。”我想,國際社會對中國社會保障體系如此評價,我們自己更應該有信心。我相信,以中國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凝聚力,我們一定有能力、有辦法戰勝老齡化高峰的挑戰,使全國老年人生活的越來越好,給中國人民帶來更多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