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 ,中國經濟網記者秦靜攝。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7日訊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于3月7下午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就“脫貧攻堅工作”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點擊進入直播專題
新華社記者:像您剛才提到的,去年是脫貧攻堅戰首戰告捷,數字是1240萬,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出了減貧1000萬以上的目標。請問劉主任,如何能夠確保這個目標順利實現?此外還要提高脫貧的質量,脫貧之后不返貧,如何能夠讓這一任務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劉永富: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里再次提出了繼續確保再減少1000萬以上的貧困人口。我給大家通報一個情況,我們國家扶貧第一次制定扶貧標準是1986年,那時候只有人均200元人民幣,當時是有1.25億貧困人口,經過15年的努力,到2000年貧困人口減少到3200萬,這十五年年均減少639萬。
第二,大體是從2001年開始,扶貧標準是865元人民幣,當時是9000多萬貧困人口,到2010年的時候,降到了2600萬。這十年年均減少670萬。這幾年特別是十八大以來,我國每年都保持減貧1000萬人以上。應該說比前15年、比前10年的數都增加了一倍,體現了我們的力度。當然這個事情是越往后越難的,而且這次要求不能“留鍋底”,以前都是有幾千萬的“鍋底”,這次沒有“鍋底”。完成這個任務我還是想多說幾句,首先還是要發揮我們的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增強我們的政治責任心、歷史使命感、工作的責任感。
脫貧攻堅要在2020年確,F行標準下的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縣摘帽、消除區域性貧困,是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奮斗目標,必須要完成。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這項工作親自調研、親自掛帥、親自出征、親自督戰。大家回想一下,十八大以后,總書記國內考察的第一站是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前沿,要表明我們黨繼續堅持改革開放的方向。第二站是到河北阜平革命老區看真貧,這向社會傳遞一個強烈的信號,我們應該做什么?所以,十八大以來的每年新年,總書記在國內第一次考察都是到貧困地區。2013年春節前,到的是甘肅,2014年到的是內蒙古,2015年到的是云南,2016年到的是重慶,2017年到的是河北張家口,總書記為什么這么關心,放在心上,就說明他對完成這個任務是時刻牽掛在心的。所以我們必須要竭盡全力做好這件事情,和中央保持一致,確保任務的完成,維護黨的信譽,維護中央的權威,絕對不能打折扣。有了這個決心、信心和責任感,具體的辦法都是有的。所以,我們今年在具體辦法上還要找出最困難的“堅”,在邊疆民族地區、在貧困村要加大支持。我們國家貧困村有12.8萬個,占國家行政村的20%左右,有60%的貧困人口是在貧困村,所以,必須加強對貧困村的支持。
還有因病致貧返貧、因學致貧返貧特困群體。我們瞄準特困地區、特困群眾和貧困人口集中的貧困村,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加大幫扶力度,包括思想動員的力度,分類施策。特別是發展產業增收,易地搬遷脫貧,還有勞務輸出扶貧,生態保護扶貧等等。一句話,就是繼續貫徹我們精準扶貧、分類施策的根本要求。再就是保證質量,實行最嚴格的考核制度,必須要保證他們享受到國家的扶貧政策,他們得到了幫助,思想觀念有轉變,勞動技能有提升,有穩定收入的渠道。通過這些措施和辦法,不僅要保證進度,更要保證質量。
(責任編輯:王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