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3月5日訊 (記者 周琳 專欄)3月5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賴小民告訴經濟日報記者,他今年帶來的議案是關于有序推進企業去杠桿相關內容的。
賴小民代表介紹,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后,為防止經濟過快下滑,我國推出了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在較短時間內穩定了宏觀經濟、提升了企業整體盈利能力,也提振了全球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取得了預期效果。但與此同時,刺激政策抬高了整體經濟的債務水平和杠桿倍數,造成了企業較為沉重的債務負擔,阻礙了實體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測算,現階段我國債務總額已超過168萬億元,特別是非金融企業部門債務總量與GDP的比值超過130%,已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這其中,國有或國有控股企業債務問題更為凸顯。根據財政部公布數據,截至2016年末,中央和地方國有企業負債總額約131.72萬億元,同比增長9.7%,與GDP的比率大約在177%。
我國企業的高杠桿化以及杠桿結構的不均衡,不僅不利于經濟結構調整,加大了系統性風險,同時也弱化了企業經營能力,增加了債務違約風險,并影響到宏觀經濟穩定與金融安全。
現階段,實體企業去杠桿是“三去一降一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工作之一,因此必須高度重視我國企業部門積聚的債務風險,采取切實有效措施降低企業部門杠桿,快速修復其資產負債表。
賴小民代表認為,目前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方面:
(一)企業債務水平高且過于集中,會弱化經營能力,增加債務違約風險
企業較高的債務水平將形成大量的債務利息支出,降低企業盈利能力,不僅使得企業缺乏資金用于產品研發和市場開拓,擴大再生產的意愿與能力不足,阻礙產業結構調整與產品升級,還將造成現金流流入不足,形成當期債務償還風險。同時,企業債務大量集中于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不利于這些企業輕裝上陣,做強做優做大國有經濟,鞏固我國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基本經濟制度。此外,債券市場已成為實體企業融資的主要渠道,當前發生的多起企業債券違約事件已經對宏觀金融穩定產生負面沖擊。
(二)企業高杠桿借助相互擔保、循環擔保渠道,不僅助長盲目融資風險,還加劇了企業間風險傳遞
當前我國企業間相互擔保、循環擔保現象比較普遍。但是,由于企業缺乏審慎擔保意識,聯保、互保行為往往缺乏理性考量,對于被擔保企業難以進行全方位的調查和監控,特別是在擔保過程中人情擔保和感性擔保居多。這一方面風險約束機制難以真正形成,助長了企業盲目融資風險。另一方面,經營風險很容易借助相互擔保的擔保鏈在企業間進行傳遞,加劇區域性金融風險,即一旦擔保鏈中的一家或幾家企業出現了個體風險,這一風險將通過擔保鏈傳遞到整個擔保鏈中的所有企業,甚至整個行業。而當擔保失效,將使得銀行風險敞口加大,進一步將風險傳遞至金融機構,進而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的整體穩定。
(三)高杠桿率不利于經濟結構調整,金融系統性風險加大
由于杠桿率過高,我國部分企業為了保證短期現金流,一方面通過高杠桿過度融資,以高成本獲得資金;另一方面將資金投向了短期高回報的限制性行業和產業,弱化了國家宏觀調控效果,不利于經濟結構調整。具體問題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部分企業過度追求發展規模和速度,盲目跟風進入不熟悉的行業投資,導致投資效率下降,影響企業經營現金流。二是部分企業由于為了解決資金的短期需求,以高成本獲得資金后,投入到房地產、股市以及債市等行業尋求短期投機收益,使得資金用途偏離企業主營業務,不僅增大了企業的風險敞口,也將增大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等金融市場風險,不利于國家宏觀調控。三是銀行借助非銀行金融機構向企業提供“類信貸”業務,表內外業務交叉,信用風險更趨隱蔽,信息不透明,業務鏈條更長、更復雜,增大金融業的系統性風險。
賴小民建議:(一)堅持積極有效的財政政策和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導向,為企業去杠桿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在財政政策上,一是落實并完成營改增試點政策,適時研究新的減稅措施,清理規范政府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真正地為實體企業減輕稅負。二是發揮財政資金功能,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支持實體企業“去產能”,有選擇地對部分實體企業采取直接減債。三是通過組建政府引導基金等方式,支持創業創新,培養經濟新的增長點;通過政府補貼、稅收優惠、資金支持等方式,改善實體企業盈利能力。四是規范地方政府負債行為,引導地方融資平臺實質性轉型,降低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債務風險。
在貨幣政策上,一是保持貨幣信貸總量合理增長,要與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控制通貨膨脹目標所要求的投放基本保持一致。二是加快建立和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繼續發揮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機制的逆周期雙向調節功能,引導金融機構保持信貸總量平穩增長和銀行體系穩健經營,并在此基礎上更好地促進實體經濟去杠桿。三是根據各地區經濟發展和投資的實際情況,在信貸投放的節奏安排上體現靈活性。四是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合理運用流動性管理工具組合,加強工具創新,進一步提高流動性管理效率和主動性。
(二)適當采取政府加杠桿等方式,促進實體企業去杠桿
一是對生產技術落后、市場前景黯淡的企業,建議政府可承擔部分成本讓其關停,同時實現“去杠桿”和“去產能”的目標。二是對出現短期資金周轉不靈、有市場潛力的企業,建議政府部門可借助政策性金融機構為其提供短期流動性支持。三是對資本嚴重不足、發展前景廣闊的創新企業,建議政府部門可依托政府引導基金,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其股權投資和債權融資。
(三)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員工持股計劃、債轉股等手段,增厚實體企業所有者權益類資本
一是建議繼續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放寬民間資本準入領域,降低民間資本準入門檻,吸引更多地社會資本參與國有企業的股權投資,并借此優化國有企業股權結構、治理結構和管理模式,不僅要在做大國有資產總規模、降低企業資產負債率上下功夫,而且要在提升國有企業市場競爭能力,提升發展質量,增強核心競爭力上發揮積極作用。二是建議探索國有企業內部員工持股計劃,通過增資擴股,增厚企業資本,減少企業對債務資金的依賴,而且有助于最大化員工的主人翁意識,發揮主觀能動性,提升知識和技術對企業經營的貢獻度。三是深入開展法治化、市場化債轉股工作,通過有選擇地實施債轉股,使杠桿率高、且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企業獲得喘息機會,用時間換取發展空間,推動企業早日扭轉經營困難局面,獲得發展新機。
(四)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優化企業融資結構
一是建議深入推進我國資本市場的整體改革,改進和完善股票市場的發行和定價機制,保證股票市場的穩定運行,增強股票市場對于企業的融資功能。二是建議加快我國新三板市場建設步伐,完善新三板分層制度,滿足中小微企業差異化需求,合理分配資源,同時通過與主板市場有效聯通,進一步激活資金對于股權融資市場的熱情。三是建議全面推進對于區域性股權市場的清理整頓工作,在完善監管機制的前提下,明確市場定位,形成區域內中小微企業的私募股權市場,為地方政府扶持中小微企業的政策措施提供綜合運用平臺,并將區域性股權市場納入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從而完善多層次股權市場的建設。
代表委員小資料:
賴小民,漢族,籍貫江西瑞金,1962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黨校研究生,高級經濟師。1983年7月在中國人民銀行計劃資金司參加工作;現任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更多報道請見 “穩中求進 團結奮進——2017全國兩會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