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3月5日訊 (記者 王璐瑤專欄)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速,老年人的健康問題也日益凸顯。在超過2億的老年人口中,因疾病、傷殘、衰老而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占據很大一部分比例。
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誠信失能老人護理院院長易連軍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說:“因為自己也曾是失能老人的家屬,所以,對失能老人問題尤其關注。”在多年的實際工作中,易連軍對如何加快發展失能老人護理事業的發展,也提出了自己的幾點建議。
人大代表易連軍 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璐瑤攝
積極推進“醫養結合型”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易連軍建議,應積極推進“醫養結合型”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讓醫保、保險進入養老服務體系,適當降低養老機構辦醫準入門檻。鑒于市場需求較大,政府可考慮從養老產業長遠發展出發,加強與各地院校建立合作關系,增設老年人護理專業,長期、持續培養和輸送有資質證書的老年病治療、護理方面的專業人才,以此提高整體護理質量,加快專業護理隊伍建設。同時,要充分發揮好對持有護理證書上崗人員的“傳幫帶”作用,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熟悉、從事護理工作,讓更多失能老人遠離痛苦,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
提高失能老人護理人員福利待遇
易連軍說,失能老人養老與其他養老方式不同,國家應給予失能養老與常規養老不同的特殊政策支持。護理失能老人人群,難度大、任務重、成本高,居家養老給家庭增加負擔,如果家里有一個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就會給整個家庭的生活方式、節奏、經濟狀況等造成徹底的改變,使整個家庭陷入困境。
對于護理人員,普遍存在薪酬偏低、工作壓力和強度大等問題,造成護理人員隊伍不穩定,流動性較強。“失能老人護理人員很不容易,每天都要處理尿、便,工作很辛苦,但待遇卻很低,希望政府能給護理工作人員一定的特殊工作補貼,提高他們的福利待遇,使更多愛心人士加入養老護理隊伍,避免人才流失。”易連軍說。
此外,易連軍代表建議應合理確定辦院規模和地點。失能人群養老機構不能只求規模大、標準高,這樣會使低收入家庭失能老人無法入住,可按區劃分,適當放寬辦院規模,降低入院成本。
代表委員小資料:
易連軍,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誠信失能老人護理院院長。
更多報道請見 “穩中求進 團結奮進——2017全國兩會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