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3日訊(記者 佘惠敏)全國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副院長張兆安今年兩會帶來一個建議:傳統國貨慎用西方質量標準。
促使他提出這個建議的緣由,是上海市釀造業唯一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錢萬隆醬油,因遭遇現代生產質量標準陷入停產危機,瀕臨消亡。
全國人大代表張兆安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中國經濟網記者佘惠敏 攝
始創于1880年的上海“錢萬隆醬園”,其產品曾遠銷歐盟、日本、美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8年,錢萬隆醬油釀造技藝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成為我國首個醬油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2011年以后,上海食品行業強制實施GMP標準,錢萬隆被質檢部門勒令停產,理由是錢萬隆采用“日曬夜露”的釀造工藝,采用獨特竹木器具加工,在食品安全上存在隱患。然而,這一工藝正是錢萬隆申請國家級非遺項目成功的重要原因,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及《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的相關規定,錢萬隆有責任完好地保持其核心工藝。
“傳統產業在現代生產監管標準下遭遇停產危機,折射出我國生產監管政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政策存在矛盾。”張兆安建議,政府制定食品生產監管標準,制定產業監管標準時應充分考慮中國企業的特點,職能部門應該靈活制定生產監管標準,創新管理辦法。
張兆安表示:“我國食品生產監管采用的GMP標準,是一套西方制藥、食品等行業的強制性標準,是建立在西方飲食習俗及工業化生產基礎之上的準則,制定時并沒有將中國傳統飲食習俗與制作方法納入考慮范圍,并非是適用于任何食品生產企業的標準,尤其是對錢萬隆這樣保留了傳統古法的企業在使用GMP標準時應該慎之又慎。只有切實保護土生土長的老品牌、老企業,才能真正在全球化競爭中,樹立中國企業的形象。”
據悉,除了在美國強制實施以外,GMP標準在日本、加拿大、新加坡、德國、澳洲等國家均采取勸導方式推行。采取勸導而非強制實施食品GMP認證的國家,正是那些有著悠久歷史,保留了傳統食品制作工藝的國家。
代表委員小資料:
張兆安,男,1959年1月出生,漢族,研究生,博士學位,研究員,現任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在經濟研究方面,他前期主要研究農村經濟、企業經濟和工業經濟,隨著工作崗位的調動,后期又深入到產業經濟和區域經濟等宏觀和微觀經濟研究領域。同時,也開始涉及一系列重大的政府決策咨詢工作。這些經濟研究和決策咨詢的工作及成果,在學術界以及相關領域產生了—定的杜會影響和社會聲譽。
更多報道請見 “穩中求進 團結奮進——2017全國兩會專題”
(責任編輯:馬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