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深圳國際生物/生命健康產業展覽會上,多項農業高科技引人注目。楊陽騰 攝
在近日開幕的2018深圳國際生物/生命健康產業展覽會上,深圳市經濟貿易和信息化委員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深圳市委員會等多家單位聯合召開了深圳現代農業生物育種成果新聞發布會——發布了寒地雜交粳稻、“優薯計劃”等多項深圳現代農業生物育種領域的最新技術成果。
自2004年全面城市化以后,深圳成為全國首個沒有農村農民的城市。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農業土地不斷縮減、水資源緊缺等一系列問題,困擾深圳農業持續發展。農業規模相對較小,只能在效率上做文章,關鍵要靠農業科技進步。據深圳市經濟貿易和信息化委員會現代農業和畜牧獸醫處歐陽衛國介紹,2009年以來,深圳市出臺一系列政策,投入大量資金,聚焦建設深圳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推動深圳現代農業生物育種技術和產業集聚發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歐陽衛國指出,深圳農業在人才團隊培育、實驗室等技術平臺建設、成果轉化和企業孵化等方面不斷提升水平,初步形成“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生物育種產業體系,產業集聚效應日益顯現,行業示范帶動作用日益增強。特別是在糧、棉、油等主要農作物育種領域取得不少重大突破,產生了顯著的社會經濟生態效益。
例如,“優薯計劃”采用基因組學和合成生物學指導馬鈴薯產業的“綠色革命”,對馬鈴薯的育種和繁殖方式進行顛覆性創新,被中國農業科學院列為“重大產出科研選題”之一。而此次公布的在高寒地區推廣的“三系雜交粳稻育種技術”,填補了東北地區1億多畝寒地雜交水稻的空白,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此外,雜交稻新品種“Y兩優900”“深兩優5814”等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超級雜交水稻,累計推廣面積4640萬畝。
據悉,深圳國家農業科技園的49家核心項目單位已投入資金36.86億元,累計產值391.28億元,累計利潤18.68億元,并涌現出一批農業龍頭企業,帶動省內外農戶311萬戶。歐陽衛國表示,這些企業在保障“菜籃子”農產品供應,推動技術進步和培育知名品牌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加快深圳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力量。(經濟日報 記者 楊陽騰)
(責任編輯:單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