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概括了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這5個方面的中國特色。把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質要求,體現出我們黨對共同富裕的認識達到了新的理論高度,深刻反映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深邃認識和準確把握,是中國共產黨人對科學社會主義的重大貢獻。新時代新征程,大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就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目標扎實邁進。
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也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對共同富裕進行了持續探索,成功走出了一條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黨明確提出了“共同富裕”概念。1953年12月,中共中央通過的《關于發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決議》中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概念。1955年10月,毛澤東同志在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問題座談會上明確提出:“現在我們實行這么一種制度,這么一種計劃,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強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強些。而這個富,是共同的富,這個強,是共同的強。”改革開放以后,鄧小平同志深刻指出,“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其他地區、其他的人,逐步達到共同富裕”“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戰略目標,提出了關于新時代實現共同富裕的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
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目標。”中國式現代化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為目標,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摒棄了西方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兩極分化的現代化、物質主義膨脹的現代化、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老路,展現了現代化的另一幅圖景,證明了實現現代化沒有固定模式。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內嵌于社會主義的本質、目標和原則之中,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體現。
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實現共同富裕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中國式現代化要達到共同富裕的目標,一方面要實現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另一方面要讓發展成果由全體人民共享,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因此,共同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而是通過共同努力、共同奮斗、共同發展來共同分享整個國家進步的成果,也就是全民富裕、全面富裕、共建富裕、逐步富裕。共同富裕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也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衡量標準。
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宏偉目標要靠發展,不僅要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而且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所謂“均衡性”就是充分考慮到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的差異,不搞“一刀切”,不搞“厚此薄彼”;所謂“可及性”,就是使相關政策能夠落地落實。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一方面,要把推動高質量發展放在首位,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夯實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實現14億多人共同富裕,是一個在動態中向前發展的過程,也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要充分估計其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堅持穩扎穩打、循序漸進、持續推進。一方面,要保持歷史耐心,無論是提高社會保障水平,還是增加居民收入,都不能超越實際發展階段,不要好高騖遠,吊高胃口,作兌現不了的承諾。另一方面,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經濟發展和財力可持續的基礎上,重點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設。各地要結合自身實際、發展條件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徑,把能做的事情盡量做起來,積小勝為大勝,不斷朝著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前進。
(作者史守林 系吉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吉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責任編輯:劉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