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娃哈哈54000瓶小時高速飲料線
談到“網紅”飲料,很多人腦海中第一個出現的便是“營養快線”。這款大家耳熟能詳的爆款飲料自2005年“橫空出世”至今,已生產了近500億瓶,總產值高達1200多億元,最高年銷售額達200億元,創造了飲料界的單品銷售神話。
而神話的締造者——杭州娃哈哈集團——建立之初也是憑借著一款自主研發的兒童營養口服液,從前身一個不起眼的小小食品代工廠,華麗轉身變成今天擁有80個生產基地、180多家子公司,屢屢登上中國飲料行業榜首的民族飲料巨擘。
“對企業來說,對創新的追求,是永恒的動力源泉,也是永遠不變的主題。”娃哈哈掌門人宗慶后曾經多次對媒體傳授他的“生意經”,“正是通過不斷的產品創新、營銷創新、管理創新,娃哈哈30年來一直保持了健康、穩定的發展態勢,連續19年效益位居中國飲料業首位。”
娃哈哈掌門人宗慶后
創新永無止境
縱觀娃哈哈三十年的發展史,從最初的兒童營養液、AD鈣奶、八寶粥,到純凈水、營養快線,再到新近推出的乳酸菌飲品、果蔬酸奶、酵蘇,三十年間娃哈哈打造出了190多種飲料食品,堪稱為“中國飲料行業最全面的產品線”。
“多想一點,才能領先一步。”在宗慶后看來,企業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實現健康的發展。
在很多場合中,宗慶后都對媒體講述過娃哈哈在起步階段的幾次典型“創新”。最初,娃哈哈缺乏資金和人力進行大規模的新產品研發,于是巧妙地將市面上流行的“一排果奶6瓶一個口味”創新為“一排6瓶6個口味”,在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取得了優勢;后來,在飲料廠商紛紛推出鈣奶時,娃哈哈又革命性地在鈣奶中添加了維生素A和維生素D,以“AD鈣奶”的響亮名號打開了市場,在消費者中廣受好評;蒸餾水在市場上“叱咤風云”的時候,娃哈哈又“另辟蹊徑”,從美國引進了反滲透技術,研發出“娃哈哈純凈水”,從而創造了一瓶水暢銷二十余年的傳奇……
圖為娃哈哈高速碼垛機器人
“正是因為我們摸準了消費者需求,不斷地進行產品創新,才保持了技術領先和市場領先,促進了企業的發展。”宗慶后深有感觸地對媒體說。
在他“以創新為動力源泉”理念的引領下,娃哈哈人意識到,只有通過不斷創新,實施差異化戰略,開發高附加值的產品,進一步提升品牌價值,才能應對飲料行業日益激烈的競爭。
為此,娃哈哈建立了擁有國家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和通過CNAS認可的實驗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級企業研究院、省級重點實驗室等產品研發機構,力爭“每年都有新產品、新增長點”,形成品種齊全的產業鏈。這樣一來,解決了產品生命周期影響企業生命周期的問題,既保證了企業的高速增長,也鑄就了可持續發展的源動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了盡快將高新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娃哈哈自主設計、加工制作生產設備和模具,替代進口設備和模具,不僅降低了成本,而且縮短了新產品開發周期,加快了新產品上市速度,增強了企業競爭力。自成立以來,娃哈哈先后獲得國家、省、市級各類科技創新獎80余項,承擔各級科研項目40余項,申請各類專利200余項,參與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70余項,真正成為了我國飲料行業的技術型“領頭羊”。
宗慶后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
以國民營養為先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隨著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國民營養”的概念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營養、健康”成為我國食品行業發展的大趨勢。
有業內人士指出,中國健康營養食品是食品行業尚未真正開發的藍海,市場潛力巨大,這讓不少飲料企業在健康營養食品方面開始重點加碼發力,打著“健康”、“營養”、“養生”等旗號的健康型飲品銷售比重不斷上升。2016年以來,植物蛋白飲料、燕麥等粗糧飲料、低糖無糖飲料、發酵飲料、營養素強化飲料等高價值新品不斷,特別是生物發酵技術在飲料中的應用正在成為很多企業和研究機構的熱門項目。
“消費者對于食品的需求正在向保健、養生轉變。”宗慶后此前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的采訪時表示。
在這場你追我趕的白熱戰中,娃哈哈針對國民對于營養和健康的需求,以源源不斷的創造力和腳踏實地的匠心,將傳統中醫食療理念及現代生物工程技術進行有機融合,在菌種開發、發酵技術、中醫食療等方面重點尋求突破、研發新品,有力地填補市場空白,走出了一條自主創新之路。
近年來,娃哈哈從新產品研發、加工工藝多個方面不斷努力,從安全向健康轉型趨勢更加明顯。在產品開發方面,不斷探索新原料、開發新技術以降低產品中白砂糖、添加劑的使用量,以及脂肪含量;工藝改進方面,申請并實施了多項專利技術,開展了優化殺菌工藝研究,逐步建立了低耗能、少排放、安全清潔的綠色加工體系。
據介紹,未來,娃哈哈將圍繞《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提出的要求,開發中醫食療系列產品與保健食品,加強質量安全檢測能力建設,開展智能化飲料生產線和智能裝備產業化研究,并計劃在3-5年內完成增強免疫力、改善心腦血管健康、營養素補充、改善睡眠類與改善骨骼健康等系列產品的開發上市。(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劉瀟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