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品牌是企業乃至國家綜合核心競爭力的體現。當前,我國正處于從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轉變的重要階段,一大批優秀的中國企業正肩負“三個轉變”的使命穩步走出國門,向世界展示“中國創造”“中國質量”“中國品牌”的魅力——
營業額近500億美元、擁有6萬余名員工、業務遍布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家國際化公司就是聯想集團。
2000年,聯想提出了在10年內進入世界知名品牌行列的目標。以此為起點,聯想開始一系列大規模并購:2004年,聯想以12.5億美元收購IBM PC業務,標志著聯想國際化征程正式開啟;2011年1月份,聯想與NEC成立合資公司,坐上日本PC市場第一的交椅;2011年6月份,收購德國電子廠商Medion AG,收購完成后,聯想在德國PC市場的份額擴大1倍;2012年9月份,收購巴西CCE公司,當地市場份額迅速翻番達到13%,成為巴西第三大PC廠商;2013年第二季度,在成立近30年后,聯想終于得到全球兩大調研機構IDC與Gartner的共同認可,以16.7%的全球PC市場份額超越惠普成功登頂,成為全球PC行業霸主。Gartner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聯想占全球PC出貨量的19.9%,繼續保持首位。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坦言,大規模海外并購是聯想國際化品牌戰略的重要路徑,甚至可以說是一條捷徑。但這條捷徑同樣充滿著荊棘,聯想正是靠著披荊斬棘走到今天的。
“跨國并購的最大難點是文化融合。”楊元慶說,真正的國際化不只是產品的國際化、服務的國際化,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國際化,必須要讓來自不同地域、不同企業,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融入到同一個環境中,形成共同的價值觀。
有資料顯示,在并購失敗的案例中,70%都源于文化整合不力,這種情況在跨國并購中更為明顯。為解決這一問題,聯想把總部遷到美國紐約,楊元慶本人常駐美國總部;為確保順暢交流,聯想把英語作為公司的“官方語言”;聯想甚至專門設立了“首席多元化官”的職務,此舉開了中國企業的先河。
在《東方遇到西方:聯想國際化之路》一書中,聯想首任“首席多元化官”、非洲裔美國女性康友蘭表示:“在我的職業生涯中,還從沒見過哪家公司的管理層像聯想這么多元化,這也是激發我加入聯想的一個重要原因。我要想辦法讓公司所有人都能向著共同的目標努力,同時尊重個體的差異。”(經濟日報記者 秦海波)
(責任編輯: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