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食品質量到底怎么樣?進口食品是不是全都很靠譜?農產品有何風險?
6月15日,在2015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上,國家農業部、質檢總局、CFDA分別發布了最近的農產品、進出口食品、糧油食品的抽檢檢測信息。食品安全情況如何,且看權威數據說話。
農產品:
質量安全繼續穩中趨好
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副局長程金根報告: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規定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5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國辦發〔2015〕10號)要求,今年上半年,農業部組織91家檢測機構,開展了兩個季度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風險監測)活動,共抽檢31個省(區、市)、152個大中城市、4大類食用農產品、96個品種、20948個樣品,檢測指標94項,總體合格率為96.2%。其中,蔬菜、茶葉、畜禽產品和水產品監測合格率分別為95.2%、96.4%、99.4%和94.8%,畜產品“瘦肉精”監測合格率99.9%,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繼續穩中趨好。
農業部已將監測結果通報各地,要求對監測發現的問題進行認真整改,有針對性地跟進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依法嚴厲查處不合格產品及其生產單位。處置處理對策
食品安全源頭在農產品,基礎在農業。近年來,農業部根據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的統一部署,會同有關部門緊扣“努力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目標,大力推進農獸藥使用及殘留、違禁物質“瘦肉精”等非法添加、畜禽屠宰等7項專項整治行動,持續治理各種突出問題,強化基層監管體系建設,推進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嚴格控藥、控肥、控添加劑,取得了積極成效。農業部將繼續堅持“產”“管”并重,積極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大力發展規模化、標準化種植養殖,嚴格農業產地環境、投入品監管和生產管控,加強監督檢查,加大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全面落實“四個最嚴”的要求,切實維護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進口食品:
添加劑超標、衛生問題較突出
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林偉表示,近年來,我國進口食品農產品貿易持續快速增長,從2004年的279.8億美元增長至2014年的1214.8億美元,10年間增長了3.3倍,進口食品已成為百姓餐桌上食品的重要來源。國家質檢總局按照《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有關規定,嚴格進口食品監管,嚴格處置不合格產品,及時公布相關信息,并發布消費提示。
2015年1~5月,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對來自179個國家或地區的進口食品實施嚴格檢驗檢疫監管,共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927批次、4142噸、1275萬美元。
不合格進口食品涉及79個國家或地區,國家質檢總局及時將有關情況通報了相關國家或地區的主管部門,要求其采取措施,保障輸華食品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要求。
不合格進口食品幾乎涉及所有食品種類,其中主要包括:飲料、糕點餅干、糖類、糧谷及制品、酒類、水產品、乳制品、調味品、干堅果等種類。
造成進口食品不合格的原因較多,食品添加劑超范圍超限量使用、微生物污染、污染物超標等安全衛生問題較為突出,占到不合格進口食品總批次的46%。其中,食品添加劑超范圍超限量使用的共233批次,主要為:糕點餅干、調味品和飲料中苯甲酸超標,飲料中酸性紅超標,酒類、糕點餅干、飲料等食品中山梨酸超標等問題。微生物污染的共153批次,主要為:糕點餅干、飲料、糧谷及制品等食品中菌落總數超標,水產品、肉類、飲料中檢出沙門氏菌,水產品中檢出單增李斯特菌等問題;污染物超標的共44批次,主要為:調味品中砷超標,酒類、糖類中銅超標,乳制品、飲料中亞硝酸鹽超標等問題。處置處理對策
對于檢出的不合格食品,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均按照有關規定做了退運或銷毀處理,未進入國內市場。相關詳細信息已在質檢總局網站上予以公布。
下一步,國家質檢總局將以實施新的《食品安全法》為契機,建立健全進口食品境外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評估、進口食品風險分類管理等有關配套制度,完善進口食品全過程監管體系,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以從嚴的決心、從嚴的舉措,切實履行好進口食品安全監管職責,努力保障進口食品安全。
糧油日用食品:
抽檢信息每周公布
CFDA食品監管三司司長王紅表示,目前CFDA對食品抽檢信息實行每周公布。本周公布的抽檢信息,涉及糧食及其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水產品1159批次。其中合格1125批次,不合格34批次。不合格情況主要包括:
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10批次。主要是標稱安徽豐大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自發小麥粉、九臺市博旺食品廠生產的醬雞爪、長春市南大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吉廚重慶風味山椒鳳爪、岳陽市云溪區美孜孜食品廠生產的尚辣烤脖、南寧桂榮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牛肉條、溧陽市阿林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手制香腸生制品和香臘五花肉生制品、徐州天下香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鐵板翅尖、土默特右旗食品水產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鄉吧佬鹵制雞爪。
農藥殘留等安全性指標超標2批次。主要是標稱深圳市樂知福貿易有限公司生產的知福高山綠茶和湖北省趙李橋茶廠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青磚茶。
苯并(a)芘等安全性指標超標1批次。是標稱汾陽市德義園味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小磨香油。
微生物等安全性指標超標4批次。主要是標稱成都市川香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麻辣肉干、黑龍江省寶泉嶺農墾寶泉醬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寶泉大豆醬和上海味美思調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土雞鮮雞精等。
揮發性鹽基氮、酒精度等品質指標不達標17批次。主要是標稱江西五豐臘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五豐板鴨、北京湘更香肉類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川味臘肉、上海文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家鄉咸肉、大連源德水產有限公司生產的香酥黃花魚、石嘴山市田園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釜滿香田園醬油、哈爾濱市益民醬油廠生產的黃豆醬油、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華東調味品廠生產的華東醬油、大慶市薩爾圖區伊和回民醬菜廠生產的精制醬油、哈爾濱月夕實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黃豆釀造醬油、黑龍江省齊市建華區回民調味品廠生產的黃豆醬油、河南天味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韻天緣紅燒醬油、南通盛鑫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香肚和臘肉、南通皋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咸味香腸、黑龍江小興安嶺山葡萄釀酒有限公司生產的小興安嶺全汁紅山葡萄酒和小興安嶺原汁山葡萄酒、哈爾濱龍江福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福將藍莓酒。處置處理對策
對上述不合格產品,各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已于第一時間開展核查處置。其中,對38家生產經營企業進行立案調查,20家企業在整改中,對岳陽市云溪區美孜孜食品廠提出警告,溧陽市阿林食品有限公司已移送公安機關調查處理。
為方便公眾查詢已公布的抽檢信息,抽檢信息查詢平臺也即將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