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科普網站的運營者,在工作中,我和同事總是以科學溝通者的身份出現在公眾面前,但在生活中,我們也是普通的消費者,也會出現食品安全方面的困擾。
我國目前的食品安全形勢好不好?和過去相比,我們的食品安全形勢有了明顯的變化,市場的食品供應豐沛到足以來討論“食品安全”問題的程度了。食品安全形勢如何,要參考公眾輿論。公眾輿論并不一定真實反映食品安全現狀,但它確實說明了一點,“不信任”是當前食品安全問題的主題。“不信任”是由很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我們的食品標準有時候過于遷就企業的生產活動;我們的職能部門,在人員和資源的配置上還相對薄弱,與食品消費的龐大規模相比,力量遠遠不夠;我們的專家、科學家,與公眾直接溝通的能力還需提高,也有個別專家和不法生產者沆瀣一氣;我們的企業,在面對問題的時候,常常習慣息事寧人,把問題掩蓋過去,向謠言妥協;我們的媒體,有時為了制造一條可供發布的稿件而做出違背采編原則的事情;當然,容易被紛繁蕪雜的外部信息快速煽動起來的消費者,是這個困局中的核心。這些方面的因素混雜在一起,導致食品安全領域成為一個謠言叢生的領域。在座的各位應該都聽過不少,比如“人造雞蛋”,很多媒體都報道過,流傳了多年,一個真的“假雞蛋”都沒見著。再比如“面包里有鞋底成分”、“喝奶粉導致性早熟”、“維生素C和海鮮一起吃會死人”等等。僅僅在過去幾年間,我們果殼網的“謠言粉碎機”這個欄目就陸續分析了超過200個與食品有關的謠言。要知道,在謠言不斷涌動的時候,食品安全領域是很難重建和強化“信任”的。
作為一個科普網站,果殼網所扮演的角色,是可以將這些方面聯結起來的。在過去四年里,果殼網積累起了良好的品牌和口碑,成為科普領域內重要的第三方力量。而這一切,首先就是從“粉碎謠言”開始的。
我們建立了“謠言粉碎機”這個欄目,利用科學武器粉碎謠言,覆蓋人群達到上千萬。例如,面對“西瓜打針”的謠言,我們通過準確、有效的演示實驗告訴公眾,打針不但是無效的,而且會導致西瓜迅速變質。再比如 “自來水中有避孕藥”的謠言,我們在第一時間找到了相關論文的作者,請當事人出面粉碎謠言。
我們還建立了中文互聯網最全面的科技謠言數據庫“流言百科”,其中直接討論食品安全的有350多個。
“謠言粉碎機”和“流言百科”是跟在謠言、流言的屁股后面跑,進行的是被動的科學傳播。我們還主動出擊,通過自己的網站和社交媒體向公眾主動傳遞正面的食品安全知識。通過對食品安全正確信息的傳播,讓公眾能更準確地看清楚食品安全問題的全貌。
我們深知,如果沒有全社會科學認知水平的提升,那么也很難講公眾對食品安全問題的認識能有多好。我們正在建設一個在線學習社區,希望讓公眾獲得的知識更具系統性。
食品安全問題,牽扯到職能部門、科學家、企業、媒體、消費者等諸多訴求不同、困境不同的方面。科普傳播是其中的一種潤滑劑。我們要提升食品安全的治理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各方力量尚德守法非常重要,但要做的還不止這些,食品安全也是一種公眾輿論,建設一個良好的輿論環境同樣重要。我們經常看到,一個領域本來好好的,很偶然的一個謠言冒出來,公眾的“信任感”迅速就被動搖了,各方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努力可能瞬間就付諸東流。用科學的方法和觀念,幫助公眾準確了解當前的食品安全領域,這些工作需要媒體、專家、志愿者廣泛動員起來,每個人盡量做到謠言止于自己,同時也需要我們廣泛傳播值得信任的內容,比如動員身邊的網友去下載“食事藥聞”客戶端。我們也非常愿意在這個方向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提供自己的才智與努力。
2014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暨第六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
(責任編輯:劉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