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 云
新一輪冷空氣今起影響申城,路上行人紛紛裹上了厚衣,一些車主也為電動自行車等配備了“御寒神器”——車把套、擋風被等。然而,這些看似體貼入微的“御寒神器”,其安全性真的令人放心嗎?
事實上,多地已頻發(fā)因電動車加裝“御寒神器”而誘發(fā)的交通事故。以江蘇的一起事故為例,電動自行車因加裝了擋風被,車主在碰撞瞬間操作受限,雙手無法及時支撐以緩沖撞擊,導致傷勢加;有車主為御寒而選擇“反穿衣”,雙臂被厚重衣物緊緊包裹,手肘活動范圍受限,埋下交通事故的禍根。包括擋風被、反穿衣、固定于車把上的手套以及車頭前安裝擋風透明板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安全隱患。
除了對交通安全構成威脅,“御寒神器”還可能埋下消防安全隱患。部分車主習慣將充電線或充電器穿過擋風被或直接置于其上,這種做法極易因充電器散熱不暢或過負荷而產生高溫,進而點燃棉麻等易燃材料,引發(fā)火災。
對于車主而言,應優(yōu)先考慮那些既能保暖又不妨礙操作的裝備,如具備保暖功能的安全頭盔、采用保暖面料的棉服或羽絨服等。其實,安全與保暖并非不可兼得,例如佩戴全盔,不僅保溫效果優(yōu)于半盔,而且在安全防護上也更勝一籌。只有兼顧了安全性、靈活性和實用性的御寒裝備,才能更有效地保障自身及他人安全。
還需注意的是,由于電動自行車騎行者穿著厚重,加之車輛加裝御寒裝備所帶來的影響,操控的靈活性和觀察力都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因此,騎行者更應高度重視交通安全,在通過路口或復雜路段時,務必確保安全后再行通過。
(責任編輯: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