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大慶4月14日訊(記者 鞠然)“先有油田,再有工人生活區,最后才形成了城市。”黑龍江省大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人用這句話勾勒出這座“油城”的成長脈絡。四月的大慶,郊區的濕地尚未完全解凍,但星羅棋布的“磕頭機”已奏響工業的序曲。2024年2月,市場監管總局聯合五部委印發《關于質量基礎設施助力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提升的指導意見》,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堅持系統觀念、問題導向、聚焦重點、分類施策,大力推動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提升。以力神泵業為“鏈主”的大慶石油裝備制造產業鏈入選市場監管總局“全國百個質量強鏈重點項目”,一場以質量為引擎的產業變革正在這里加速推進。

“一鏈一策” 以技術優勢拿下1.6億訂單
作為研發、制造、營銷潛油電泵和螺桿泵等石油人工舉升產品的專業公司,力神泵業有潛油電泵、螺桿泵、潛油電纜、電氣配套設備四個產業集群,是世界同行業企業擁有潛油電泵產品系列最全的廠家之一。
質量強鏈工作開展以來,大慶市市場監管局以“每月對接一次、每季度走訪一次”的頻率,為企業量身定制《石油裝備制造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提升試點方案》。力神泵業在監管部門指導下設立首席質量官,率先通過美國石油協會API Q2體系認證,將服務質量和管理體系推向國際先進水平。這種“一鏈一策”的精準施策,讓質量強鏈從政策設計轉化為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
“我們堅持以用戶為中心的思想,提供全時、全天候、全過程的三全服務,為產業鏈下游企業提供產品和服務保障。每年度開展一次顧客滿意度調查,2024年度顧客滿意度為93.69%,創歷史最高。”力神泵業質量工藝部副主任韓繼強介紹道。
質量強鏈的背后是技術創新的硬核支撐。力神泵業與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北石油大學共建聯合實驗室,在潛油泵電泵電氣技術和人工舉升技術領域實現突破。在市場監管部門的推動下,企業探索“產品+服務”一體化質量管理模式,成功研發188系列潛油電泵機組,解決伊拉克哈法亞油田技術難題,填補國內空白。市場監管部門幫助企業組建QC小組集中攻堅,2025年2月份在中海油南方片區潛油電泵集采項目中以技術優勢中標1.6億元訂單。
全鏈協同提質發展 鏈員也是“小鏈主”
質量強鏈的輻射效應不僅體現在“鏈主”企業,更帶動了整個產業鏈的提質發展。大慶油田裝備制造集團采油裝備制造分公司作為鏈上重點“鏈員”企業,通過重組整合資源,構建從原材料到終端服務的全鏈條質量管控體系。
“質量提升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持續精進的過程。”大慶油田裝備制造集團采油裝備制造分公司副經理劉志成強調道。“部分新入供應商對產品要求缺乏清晰認知,我們便通過技術指導與檢驗標準說明,幫助其明確質量目標與操作規范。以外觀質量為例,若供應商現有工藝難以滿足標準,就需要同步升級設備、優化工藝流程。目前,我們在推動供應商質量升級與工藝改進方面已取得積極成效。”
大慶市市場監管部門更是充分釋放職能優勢,錨定企業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與整體競爭力抬升的靶心,以一連串有力“招式”賦能企業發展。在加強標準引領方面,市場監管部門指導企業緊盯國際先進標準與行業發展趨勢,修訂完善企業內部產品標準,在抽油機制造過程中積極采用焊接機器人等自動化設備進行高精度部件自動化裝配,提高了部件的精密度和質量標準。在推動認證認可方面,市場監管部門推動企業成立了質量工作小組,企業成功通過了API、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QHSE體系認證。在質量技術攻關方面,大慶市局積極與東北石油大學和大慶油田設計院等科研院所溝通對接,組織專家與企業質量小組開展聯合技術攻關,成功研發出新型防腐涂層技術,提高了采油管道的耐腐蝕性能,延長了產品生命周期,有力推動了產業鏈市場競爭力提升。
在質量強鏈的驅動下,大慶石油裝備制造產業已踏上新征程。市場監管部門一路護航,企業從技術攻堅走向全鏈協同,聯合實驗室成果不斷涌現,先進管理體系扎根生長,大慶這座因油而生、因質而興的城市必將向著全球產業鏈高端奮勇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