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提出開展汽車、家電產品以舊換新,推動家裝消費品換新等重點任務。
《方案》出臺后,長三角各地緊接著跟進展開以舊換新補貼活動。以無錫為例,2024“太湖購物節”品質生活“煥新”行動近日推出多項優惠政策,家電換新最高補貼15%,單戶最高可補4500元。南京江北新區則從3月21日至5月31日,針對“以舊換新”購車活動補貼總金額1000萬元,每輛最高補貼4000元。上海也自2024年3月30日至12月31日,實施新一輪促進綠色智能家電消費補貼政策,首批參與的線下銷售網點就有300個。
3月28日,就《方案》的細則,記者專訪了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副院長么新,他曾參與過2009年汽車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的研究和制定。
么新表示,新一輪以舊換新,最大的變化是從“高量”轉變為“高質”,最大的挑戰則是要規范回收體系,打通關鍵“堵點”。
記者:本輪以舊換新,“新”在何處?
么新:2009年實施的以舊換新活動處于大件耐用品全民普及的階段,以促進普及特別是農村普及為主,家電下鄉、汽車下鄉。核心目的是擴內需、促消費,通過那兩年政策的實施,大概拉動了1700億元的消費額。
本輪以舊換新處于耐用品需求升級的階段,從“有沒有”變為看重“好不好”,更加追求智能化、綠色化;并且范圍更廣,不僅包含了汽車、家電等傳統消費品以舊換新,還將推動重點行業設備、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領域設備、交通運輸設備和老舊農業機械、教育醫療設備等更新改造;另外標準更高,這次會把綠色化、低碳化、智能化作為實施補貼的標準或對象。
記者:上一輪以舊換新效果如何?本輪有怎樣的預期?
么新:首先,上一輪最大效果是解決了大件耐用消費品的普及,從這個角度講,消費者得到了實惠。
其次,培育了一批以節能產品為代表的家電企業。到現在,無論是產品質量還是節能化、智能化方面,國內家電企業都很有競爭力,不少品牌都走向了國際市場。
這次以舊換新,肯定也會推動耐用消費品的再升級。對消費者來說,家里勉強能用的家電可能已經超過合理壽命,有安全隱患,但又有點猶豫要不要換,如果政策給予補貼,那就能盡早換上更智能、更節能的新產品,同時提升生活品質。
另外就是規范家電、汽車的網絡回收體系,這也是本輪以舊換新需要打通的關鍵“堵點”。
記者:關鍵“堵點”具體是什么?
么新:2009年第一輪以舊換新活動之后,通過政策培育了一批規范的拆解企業,目前全國有109家規范的家電拆解企業,汽車拆解企業有1000多家。但回收體系和網絡沒有很好地形成,所以現在回收家電的主體,仍然是走街串巷收廢品的小商販們。
據統計,2023年,全國合規的家電拆解企業里,“四機一腦”(即電視機、洗衣機、冰箱、空調機和電腦)拆解量約9000萬臺。然而,實際報廢的家電量不止這么多,還有相當一部分流入到私拆企業那里。
因此,回收是循環鏈條的關鍵“堵點”,“最后一公里”的網絡必須建立起來,如果能將城市小商販納入規范的體系中,那么市民處理舊家電依然便利,同時又能更環保。
另外,政策也支持家電生產企業建回收倉庫,加強生產企業、銷售平臺、拆解企業之間的聯動,打通回收“堵點”,讓廢舊家電真正流入有資質的拆解企業。商務部也在推廣綠色分揀中心和綠色集散地的標準,如果每個城市都能配幾個放置舊家電的分揀中心、中轉站,這個鏈條體系不就建立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