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大范圍雨雪天氣持續。雨雪天氣路面濕滑, 如不慎摔倒崴腳后如何處理?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醫師陳雪麗和見習醫師徐佳麗表示,崴腳即踝關節扭傷,在濕滑、不平整或軟硬不一的地面上,下樓梯或運動中突然變向時容易發生,多為內翻崴腳(腳心翻向內側),踝關節外側受到強烈的牽拉導致外側韌帶受損,引起踝關節疼痛腫脹,甚至功能受限。生活中有不少朋友都發生過崴腳,但很少有人能把握住崴腳后的“黃金48小時”進行正確的處理,導致后續踝關節的“大麻煩”。
那么,崴腳后黃金48小時內,應該怎么做?POLICE原則了解下——
保護受傷的踝關節:要立即停止當下活動,檢查傷勢后保護受傷的部位,避免踝關節進一步損傷。
冰敷治療:崴腳后48小時內,進行間斷的冰敷治療十分關鍵。通過冰敷,可以促進血管收縮抑制出血、減輕腫脹、限制炎癥、減緩局部組織代謝從而減少損傷,減輕疼痛以及抑制局部肌肉痙攣。切記,48小時內千萬不能采用熱敷、涂抹活血化瘀藥物等含“熱”的處理方式,會導致紅腫更加嚴重。
具體方法:可就地取材,用塑料袋裝入冰塊和水密封,或者冷凍的冰袋、冰棍、肉類等固體,但需要注意用毛巾包裹后再放置于患處,否則容易凍傷。其次注意冰敷時間,若用冰水混合物冰敷,一次冰敷時間15-20分鐘左右;若是冷凍的固體,可相應減少冰敷時間為5-10分鐘;冰敷期間多觀察避免凍傷,休息1-2小時后可再次進行冰敷治療,反復多次。若48小時后仍有腫脹、皮溫升高的情況,依然需要繼續間斷冰敷治療。
加壓包扎:可減少滲出和腫脹,使用彈性繃帶,應用“8”字包扎法,由遠端向近端逐漸包裹,由緊到松,松緊適度,過緊會導致組織缺血缺氧加重損傷;過松則起不到加壓包扎的作用。包扎后關注腳趾的顏色有無變紫或發白,腳趾有無麻木疼痛,必要時觸摸足背動脈搏動是否存在,若出現相關不適,則需要重新調節彈力繃帶的松緊程度,避免包扎太緊引起缺血缺氧損傷。加壓包扎同時可配合冰敷治療,將冰袋等物品覆于繃帶之內。
盡早就醫:進行以上緊急處理后,盡早就醫,排除有無更加嚴重的損傷,如骨折、韌帶損傷或斷裂。若崴腳現場無冰敷或加壓包扎的工具,也可立即去附近的醫院進行處理。
需要注意的是,待醫院排除骨折或韌帶撕裂等嚴重情況后,崴腳后48小時內,在家中仍然需要根據POLICE原則進行治療——繼續間斷冰敷治療、繼續加壓包扎、適度活動、患肢抬高。
【小貼士】
不能長距離行走、劇烈活動;
不能熱敷;
不能使用活血化瘀的藥;
不能絕對臥床,完全不活動。
(中國經濟網記者郭文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