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0日訊(記者 韓璐)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衛生健康體系建設”,其中包括“堅持中西醫并重,實施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等內容。關于推進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全國人大代表、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振國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強調“應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標準評價體系”。
時值會議開幕,李振國談及中醫藥振興的話題顯得信心十足,言語間更透露了依靠政策完善,突破行業瓶頸的期待。
“此次抗擊疫情的戰役中,中醫藥深度介入,全程參與,做出了重要貢獻。”作為一名資深醫藥人,李振國在采訪中自然而然地回憶起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行動中的感受。“與此同時,也暴露出中醫藥行業存在的一些問題,”李振國話鋒一轉,坦陳道“高質量供給不夠、人才總量不足、創新體系不完善、發展特色不突出等都是歷經大考凸顯出來的行業短板。”
提到這些問題,李振國對為未來一段時期中醫藥發展指明方向的政策如數家珍:“去年年底,國家藥監局發布了《國家藥監局關于促進中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若干政策措施》,不僅對各項政策再部署再細化,還總結了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經驗做法,明確了主要政策措施及牽頭落實部門。”
對于這些不斷釋放利好信息的政策,李振國不無驕傲地表示“發展中醫藥事業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依托中醫藥的優勢及特點更好地服務于基層衛生事業,是建設健康中國的重要一環。”
本次參會,李振國帶來的議案涉及中醫藥事業的方方面面,他認為,“標準化是規范中醫藥行業管理的必要手段,既是中醫藥質量安全的保障,又是中醫藥現代化發展的重要途徑。”李振國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分析稱,這其中的要義包含“符合中醫藥特點的標準評價體系”“真正體現中醫藥特點的醫院評價體系、科研評價機制和臨床療效評價機制”以及“符合中藥特色的新藥審批制度、醫療服務價格政策、醫保支付制度等”。
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發展,中醫藥的現代化、以及傳統醫學與精準醫學的協同發展,是中醫藥事業振興無法回避的課題。對此,李振國表示,希望從國家的角度出臺支持政策,充分發揮傳統醫學與精準醫學在健康管理、疾病預防、重大疾病治療等方面的優勢——“讓傳統醫學與精準醫學各取所長、充分融合,鼓勵醫療機構通過新技術、新模式實現傳統醫學與精準醫學的聯合應用,從而更加有效地為國民提供健康服務。”
(責任編輯:楊奇奇)